張玲玲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通過多元互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煥發生機,才能激發學生的正能量。
【關鍵詞】小學 ? ? 數學課堂 ? ? 多元互動
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它具有思維性強,邏輯推理嚴密,內容比較抽象等特點。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一方面他們渴望學習知識,但其學習受情緒影響很明顯,極易被新穎和感興趣的內容所吸引;另一方面,因為年齡尚小,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意志力比較薄弱,往往憑一時的興趣去認識事物,感興趣的時候會全神貫注,不感興趣的時候則心不在焉。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看來興趣是學習的先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學生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習。
一、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現狀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新課改相對應的數學課堂教學沒能得到有效構建,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得不到提高,實實在在體現新理念的課堂不多,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學校現狀。農村小學中大部分學校沒有標準化的多媒體教室,學校硬件建設落伍、家庭教育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教育向前發展的瓶頸。
二是教師現狀。在農村小學有相當一部分接近退休的老教師。他們抱著推日下山的態度,只要能平平安安地熬到退休、安安穩穩地領到工資就行了,所以面對教學改革、教育科研都擺出一副放任自流的模樣。
三是學生現狀。(1)農村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缺乏自信心。其表現為:膽怯害羞、沉默孤僻、缺少主見、不愿積極參與討論、交流;求知欲不強、口算慢、課堂上不積極思考問題;不愿主動發言、回答問題膽子小、聲音小;做作業速度慢,見到老師常?;乇?、退縮;成績不如意時有厭學傾向,甚至有輟學的想法。
(2)農村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著不良的學習習慣。其表現為:上課分神,不注意聽講;做起作業來字跡馬虎,錯誤率高;不能認真進行課前預習、復習等;有抄襲作業的行為;不做或怕做作業、依賴心較強;害怕老師、害怕測試。
二、形成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目前現狀的原因
一是師資隊伍年齡結構老化,不能適應新課改新教材的要求,從而導致目前農村小學師資力量失衡和教學水平弱化;
二是部分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缺乏參與新課改的熱忱,走進課堂如何用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卻茫然不知所措,難以形成新課改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是農村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自信心,由于他們所處的地理環境,家庭條件和教育引導等因素的影響,致使他們知識面窄,見識少,不懂得合理支配時間,學習興趣不濃厚,一節課全靠老師組織引導。
三、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舉措
(一)通過多元互動讓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交往和互動,就不存在或發生教學。對教師而言,“互動”意味著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分享獲得知識的幸??臻g。對學生而言,互動意味著心靈的敞開、心態的開放、個性的張揚、人格的獨立與生命的舒展。由此可見,如果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發展,去構建新型、和諧的課堂,讓它充滿生命的互動,那么數學教學就會真正邁向一個更為嶄新的境界。
(二)通過多元互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使課堂練習達到優化,要在“精”和“趣”字上下功夫。興趣對學生學習可起到定向、持續、內驅和強化的效應,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寓練于樂,練中生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而且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提高練習質量和效果,真正達到練習的目的。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推動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進和多樣化,教師可以通過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創設新穎的教學設計,優化數學課堂教學。這種教法由于使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更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掘教材的快樂教學因素,突出教學重點。多媒體有助于實現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轉化,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揭示知識的內在規律,分散教學難點,使學生在儼然有趣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在輕松愉快地學習情境中激發學生的正能量
環視當今的小學教育界,從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等等論述中,已逐漸意識到激發學生本身的“正能量”,挖掘學生潛有的能力才是教學之本、教育之基。怎樣激發小學生的“正能量”呢?
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手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梢娙说氖帜X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數學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對于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具有合作精神是現代化人的基本素質之一,因此對于新世紀的一代來說,應該從小培養他們具有這種合作精神,而最好的途徑,則是在平日的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若能很好地進行合作互動學習、動手實踐,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學生的互相協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激發學生的正能量,使學生的發展更全面,更完美。
【參考文獻】
[1]李建平.聚焦新課程[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鐘啟泉,崔允漷,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3]教育部文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