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明?文傳鈞
摘 要: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企業規模和數量不斷擴大和增長,使得各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以來在實踐活動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對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及戰斗力有著深刻的影響和作用。所以,在新時期,企業應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戰略思想,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情況,積極探索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介紹了企業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最后提出了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現狀;策略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實踐活動過程中所積累的利于企業發展并能夠被企業全體人員認可和接受、能夠傳承價值觀、道德規范、行為規范及企業形象標準的總稱,是推動企業精神文化建設和物質文化建設的有力武器。就企業的物質文化而言,它是企業的外顯文化,包括企業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以及產品的商標及品牌等;就企業的精神文化而言,它是企業的隱性文化,包括價值觀、習俗、作風、信念及行為等。企業文化在推動企業經濟建設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國已經被大多數的企業所認可和重視,優秀的企業文化對營造良好企業文化氛圍,提高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有著巨大影響力,所有的企業都應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企業發展戰略性工作來抓。
1.企業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業文化是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的無形資產,企業文化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具有企業發展特色的文化,它是企業開拓創新、快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是,企業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隨著企業的發展而發展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如何緊跟時代發展腳步,與時俱進改變思想、更新觀念,將現代文明同企業文化有機融合,探索出一套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建設新思路、新方法是當前廣大企業需要深刻思考及研究的課題。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獨特文化,更是一種通過凝聚人心,凸顯員工自我價值,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無形力量。
2.企業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1) 企業文化發展規劃同企業發展戰略步調不一致。目前,有些企業內部雖然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并對企業作出了具體的規劃,但企業規劃沒有和企業發展戰略形成完整統一,二者間的相互推動作用較弱。尤其是在組織管理方面存在單打獨斗問題,未形成黨政齊抓共管格局,多數的職能部門、人員企業文化意識淡薄,未將企業文化理念滲透到管理工作中。
2) 企業文化理念缺乏制度約束,落實不到位。完善的企業文化制度是企業文化得以良好發展的基礎保障。目前,部分的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缺乏制度的約束,使得相關部門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嚴格按照企業文化建設規章制度落實責任,往往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時不深入、流于形式。
3) 企業文化創建載體創新性缺乏。創新企業文化載體是企業文化理念得以有效傳播的途徑和渠道。企業文化載體應結合企業發展實際不斷開拓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吸引員工,感染員工,激發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4) 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有待加強。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其實質就是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位廣大的員工辦實事,解決員工生活中、工作中所遇到的難題,為廣大的員工排憂解難。然而,目前部分企業在以價值觀引導員工、通過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創造性方面仍存在較大問題,亟待改進。
3.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策略
3.1 企業文化建設應堅持為企業發展戰略服務的中心思想
企業文化同企業發展戰略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關系。企業文化是調動企業全體員工實施企業發展戰略的保障,是企業軟實力的核心。企業如想實現戰略目標,就必須要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打造企業品牌、提高企業社會信譽、樹立企業良好形象等方法手段提升企業的市場心競爭優勢,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企業預期戰略目標。簡言之,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實施二者間是觀念和行為的關系,二者相互統一、相互促進。
3.2 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解決“落地”問題
第一,制度要落實到位。企業要建立健全企業文化建設專門機構,有專人負責組織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確定目標、有規劃、有步驟、有目標、有經費保證,形成層層有人抓、有人管的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網絡體系, 并定期檢查、考核完善,促其制度化、規范化,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第二,創新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載體。企業應廣泛地開展群眾性企業文化和諧創建活動,將企業文化建設融合到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中,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文明企業、文明工作小組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員工樂于參與的群眾性企業文化創建活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
3.3 企業文化建設應堅持以人為本
第一,提倡人性化管理,深刻認識到人性化管理內涵。及時關注廣大員工的情感需要,將員工積極向上的、正面的情感激發出來,提高他們參與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生產經營活動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第二,創新企業的激勵機制,培養企業員工的成就感和歸屬感。企業應建立健全薪酬、獎勵、福利及休假等激勵制度;合理選、調配人力資源,增強員工對企業的仍同感;企業應注重員工的個體性差異,根據不同員工能力的不同將他們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出員工的個人優勢,實現其價值。第三,積極引入勞動力市場價位機制。 持續推進分配制度改革,調整分配關系,適當提高特殊人才的待遇,體現企業對人才的厚愛。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待遇激勵人才,靠實力留住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的創造潛能,為企業注入不竭動力。
參考文獻:
[1] 鮑為明.對當前基層站段依托企業文化推進職工隊伍建設的思考[J].鐵道經濟研究,2012(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