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蘭
【關鍵詞】 “慕課”;教學模式;自主學習;教育公平;人才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4—0066—01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慕課”(MOOC)這個新名詞應運而生。“MOOC”,“M”代表Massive(大規模),與傳統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MOOC課程動輒上萬人,最多達16萬人;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為導向,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無需遠足,不受時空限制;第四個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課程的意思。
這些新名詞,將掀起教育領域的又一次大規模的教學改革風暴。強大的網絡支撐起強大的理念,強大的理念創造出強大的現實,我們將足不出戶地免費分享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優質教學資源,學生的學習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 而作為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它將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什么?
一、“慕課”是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
電子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社會的高速發展,網絡技術的進步,使我們的各種夢想成為現實。在我國面臨著城鄉差異大、教育不均衡的問題,這就意味著“慕課”也將逐漸成為我國教學的一種模式,它是符合我國教育現實的,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慕課”的應運而生,打破了區域限制、時空限制,使學生(或任何一個學習者)能自由地獲取自己想獲得的知識。
二、“慕課”將改變我們的教學模式
與“慕課”相對應的教學模式是“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慕課”不同于一般的在線課程,簡單地將四、五十分鐘的課程放到網上。“慕課”將課堂分解成一個一個的“知識點”,每個視頻大約在10分鐘左右,恰好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段,學生可以每學完一個知識,就去完成一些檢測,反饋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可以和其他學習伙伴或指導老師進行生生互動或師生互動,共同學習,完成學習任務。“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它擺脫了我國“班級授課制”的困境,很好地解決了“因材施教”。
三、“慕課”將實現真正意義的“自主學習”
“慕課”不受時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在自己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最佳時進行自主學習,既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又加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慕課”的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習觀念的改變,學習由原來的“課內”變為“課外”,由“專門的教師傳授”變為“很多個教師”指導,學校“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已經不是太重要,這就彌補了個別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個性沖突造成的學習受阻情況。
四、“慕課”將利于促進教育公平
我國城鄉差異大,地域發展不平衡,教育也就不均衡。目前,國家在下大力氣、通過各種手段和制度來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但教育設施、教育裝備、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只是優質教育組成的一部分,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這是外界因素很難促成的。我國的國情,又決定了教師隊伍的參差不齊,四、五十歲的教師在教師隊伍中所占的比例較大,且大部分是骨干教師,知識的老化和年齡狀況使得教育效果已經受影響,“慕課”的到來,將為解決這一難題帶來新的方法,至少是增加了一種選擇的機會,雖然不能夠完全解決地區差距的問題,但它增加了選擇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有利于教育公平。
五、“慕課”將快速造就大批的人才
“慕課”資源的共享,為一些原來相對比較落后地區的孩子打開了“放眼世界”的窗口,他們在短時間內看到了“廣闊的天地”,學習積極性會極速提高,學習效率和能力也會大幅度提高。凡是在“慕課”資源網上學習的學生,學習觀念會逐漸發生改變,他們眼中的“老師”已不再是“自己校園里的老師”,他的學習意識也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才是學習的陣地”。學習“無時限、無域限”的理念會潛移默化變為學生的一種意識,學生自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樣,不僅會快速涌現出大批的人才,還能使他們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從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任何形式的教育模式都有兩面性,我們不能過分夸大其優越性而避開它的局限性,這對我們的教育沒有好處。面對“慕課”,我們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將我們現有的教育模式與其結合起來,各取其長,各避其短,既能將學校教師的作用發揮出來,又能將網絡的優越性加以利用,將教學效果最大化,這才是現代教育的春天。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為GS[2014]GHB0838)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