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軍
摘 要:就我國目前教育情況來看,農村小學教育條件比較滯后,但在國家長期的扶持下也有所改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就是一大亮點。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小學生的教育資源擴大。基礎的數學知識教導在課堂上很難被學生完全吸收,往往是通過不斷地做題才能靈活運用。如今,多媒體技術已經成長為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體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生學習負擔的減輕和老師的教學壓力的緩解均有可觀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題教學模式
一、概述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在信息大爆炸的科技時代,多媒體技術在各大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在教育領域也逐步推廣,極大地減輕了教師和學生的負擔。在小學教育中,落后的農村經濟條件導致小學課堂教學資源極度缺乏,學生只能依靠“死讀書”來解決學習疑惑,然而,近年來多媒體技術的悄然引進,給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帶來了新的生機。
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多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接受抽象且邏輯性強的數學知識略顯困難,也不善于轉換抽象思維方式,所以對于數學課本知識的靈活運用還稍顯遜色,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恰恰為數學思維的轉換起到了橋梁的溝通作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中,傳統的書面教授令學生學得吃力不說,教師的教學也倍感艱難,多媒體技術通過視聽角度,讓教學材料通過動畫等形式表現出來,數字不再是停留在書本里一成不變的抽象圖畫,真實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便于小學生理解和掌握。在新事物面前,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思維能力也得到鍛煉。
二、多媒體技術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價值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興趣的學習,就如一潭死水,根本沒有生機可言,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人的學習欲望,倒不利于知識的學習。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是一切教學活動開始的基礎。利用多媒體技術科學有效地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用音樂、圖畫、生動有趣的文字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在課堂內自主學習,主動發現并思考問題,教師就能起到引導和帶動學習氛圍的作用,激發數學中潛在的吸引力,吸引學生主動探究,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探險精神。
就我國目前農村整體水平來看,雖然城鄉一體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口號在不斷推進,實際建設過程還是相對比較緩慢,整個農村生活水平和教育條件層次還需要時間、資金來補償。在農村,小學學校的學習條件達不到教學標準,致使學生沒有足夠的資源去發現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更無法通過自主認知明白什么是數學知識,老師也只能通過傳統的黑板教學教授給學生知識,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學生無法自主地驗證所學的知識。
資源的有限導致學生只能在課本或作業本中解決問題,進行硬性記憶,抽象的數學難題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只能靠死記硬背,大大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教師只要通過多媒體技術運用視頻解說,不僅在視聽角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難點解題中充分發揮推理能力推理出解題規律,解決了學生在實踐中遇見的重點難題難以理解的困境。
在農村的課堂教學中,都是以黑板+粉筆的形式來教學,書寫時間占用了大部分時間。口頭的表達有時候學生并不能理解,教學資源也只有書本+黑板的教學,教師再有才能,講得再生動有趣也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教學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出來,打破學習只能在教室內的局限性,學生看問題更加全面,通過觀察分析使學習內容更加深刻,學習更加有趣,教師也教得輕松。
在信息時代,農村的小學教學也要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進行,讓枯燥的教學課堂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判斷力,在考查學生綜合素質的時代,老師應在小學就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發散思維強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姜傳國.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利弊分析及對策[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
[2]劉奇,田治蘭.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課堂教學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
[3]宋斌.小學數學課堂中多媒體的應用及問題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2):2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