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鵬業++++封海堅
摘 要:近些年,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相應的民族地區企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民族地區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但由于先天和東中部地區的差距,西部民族地區上市企業的發展出現瓶頸,尤其是融資方面出現的問題。本文將梳理學者近些年的研究成果,總結相關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以期為民族地區解決上市公司融資問題提出新思路。
關鍵詞:民族地區;上市公司;融資問題
一、引言
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的金融市場取得較大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族地區上市公司的規模發展和效益提高,但這些對于民族地區上市公司的投融資問題的解決,還是顯得力不從心。民族地區作為主要的欠發達省份,上市公司用于籌融資的市場不夠成熟和穩定,融資問題成為制約民族地區上市公司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最終提出解決的辦法,成為眾多學者關注并研究的熱點。
二、相關研究述評
筆者通過近十幾年學者發表的文章中發現,各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和觀點大致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即分別從融資方式或結構、融資行為、融資成本、股權融資四個視角進行的研究。這些視角中,以融資方式或融資結構視角為最近幾年的研究熱點。
1.從融資方式或融資結構角度研究。早在2001年,學者韓鳳永、張豐蘭就在其發表的文章中,較為深入的分析了民族地區上市公司的運作情況,其中提到上市公司在融資方面存在的以下問題:融資渠道單一、模式較少,再融資能力弱,融資結構不合理等。孫光慧(2008)在其發表的文章中,研究了西部民族地區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的現狀,可以看出民族地區上市公司相應的融資環境和融資方式的選擇;前期內源融資比例大,銀行貸款等政策性款項支持是主要的外源融資方式,少部分的民間金融借貸機構也是輔助方式,充分反映了民族地區上市公司的融資方式和結構不合理。吳倩(2012)以旅游業上市公司為例,分析了該類上市公司的融資方式和結構,這對于民族地區特色資源的開發,尤其是以特色產業為產品的民族上市公司的融資方式研究,奠定了基礎。李姣姣,干勝道(2014)以西部五大民族地區上市公司的財務質量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包括融資問題在內的一系列指標,結論也是指向民族地區上市公司融資方式及結構有待完善。
2.從融資行為角度研究。李紅光(2001)開始把民族地區上市公司按照五大類進行融資行為的分析,研究這些公司如何進行融資,所屬行業的特性與融資行為的關系,較早的進入這一研究領域。黃賢玲、蘇亞民(2006)在其文中,從資本結構的角度,結合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帕累托最優、人力資本理論,對民族地區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進行了分析和解釋,提出應健全相應機制,處理好資本結構和融資行為的關系。陸正飛(2008)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對我國企業資本結構和融資行為的關系進行了總結,認為國家和市場的原因在兩個時間段內作用相反。田瑞(2012)對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問題進行了分類的研究,總結了學者們對這一領域研究的成果,提出了股權融資的效率較低的結論,為深入研究各地區的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奠定了一定基礎。柴周蘭(2013)則還是從民族地區中小企業入手,研究民族地區企業融資行為的影響因素,提出應改善民族地區融資環境,健全機制等。
3.從融資成本角度研究。對于融資問題中融資成本角度的研究,一直沒有較明顯的成果,大多集中在關于融資或投資的效率研究,方法也多是實證研究為主。翟華云(2009)在其文中以民族地區融資成本的效率為研究內容,通過影響投融資的效率研究,分析了融資成本中主要因素:內外部公司治理機制、一系列模型及方法的影響等。其與周運蘭(2010)共同發表的文章,也是對于融資成本的影響因素的深入研究,當然也同時提出了一些建議:完善資本市場結構、減少政府干預、加快國有股權改革等,減少環節,控制融資成本。隨后周運蘭、羅如芳、付建廷(2013)在研究民族地區上市公司財務質量中,也通過樣本選取和實證研究,對民族地區融資成本的相關指標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民族地區上市公司融資成本過高,影響了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結論。
4.從股權融資角度研究。在融資偏好的研究上,大多偏向于股權融資和內源融資。部分文獻中,較多的是股權融資的文獻。周運蘭(2011)在分析民族地區企業融資和金融市場的關系一文中,通過分析民族地區企業的融資現狀,進而總結與股權融資的關系,得出少數民族地區股權融資所占比重小、在產權交易市場影響小等結論,并建議完善和扶持民族地區資本市場,加快上市公司融資渠道的多樣化進程。內蒙古地區證監局課題組(2011)以內蒙古自治區上市公司樣本為例,分析了融資現狀,在融資情況當中,股權融資的比例不是很明顯,融資結構不合理,亟待改善融資渠道中的股權融資,增加債券融資的比例。滕劍(2012)在民族地區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的研究中,總結出幾大特征:債券融資多于股權融資、股權融資是增資首選,并且建議從完善相關市場入手,優化股權結構,加快民族地區上市公司融資渠道的進程。
三、小結及建議
綜上所述,在民族地區上市公司融資問題的研究中,眾多學者以融資行為和融資方式為熱點,展開了比較深入的分析,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和成果;但在融資成本和股權融資偏好上,研究的尚顯不足。民族地區上市公司融資問題中的融資環境、融資成本、所處的資本市場等因素,將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還有規范性的研究已經達到一定程度,需要增加實證研究的比重,科學制定樣本選取標準,選取合理的變量及模型,得出更科學的結論,推動民族地區上市公司融資問題的解決。
參考文獻:
[1]田瑞.上市公司融資問題研究文獻綜述[J].吉林畫報·新世界,2012(7).
[2]李姣姣,干勝道.西部五大民族自治區上市公司財務質量分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4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