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林
摘 要:小學數學的教學生活化是基于數學教學嚴重脫離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這一現象而提出的,對于傳統的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并沒有予以否定的意思。教學生活化的這種模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有效地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意識,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有效措施
最近幾年,我國的教育體制在不斷地進行改革與深化,新的課程改革被推廣,小學的教育要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入改革的理念,減少傳統教學模式的消極影響。教師要將教學生活化運用于實際教學的過程之中,這樣能夠提高上課的效率,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這五個方面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小學教師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很順利地向教學生活化過渡。
一、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傳統的小學教學模式已經遠遠無法達到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與要求。對于數學學科來說,傳統的教學方法普遍是教師講授課本上的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必須把數學公式牢牢地記住,而不是弄清楚數學公式是用怎樣的方法推導出來的,只注重結果,卻不關注過程。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數學公式,在做作業、考試的時候又怎能合理地運用,甚至做到舉一反三呢?為了讓學生很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往往采用的都是題海戰術,這種方法也是不推崇的,這種做法只會禁錮學生的思維。所以,對小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刻不容緩。在數學的教學模式中引入生活化的概念,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很好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不再讓學生死記硬背數學公式,而是創設一些生活情境,將數學公式加入到情境之中,在生活中學習公式。
二、小學教學模式的問題提出
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伴隨著生活的需要不斷發展,最后又服務于實際生活,數學與生活不可分離。課堂的效率無法提高,這是由許多的原因所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1)一些教師并沒有很好地理解教材的內容,只是按照教師參考書上的步驟走。參考書上怎么寫,教師就怎樣教,教學過程死板無趣。教師需要從課本入手,深入地去理解一門學科的內容,只有做到自己熟悉課本理解課本才能教授學生正確無誤的知識。(2)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過于統一。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各不相同,有些學生對新學習的知識能夠較快地吸收,而有些學生則吸收得比較慢。教師統一布置的作業,對于吸收知識快的學生來說,可能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完成,而對于吸收知識慢的學生來說,可能花兩三個小時都無法完成。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
三、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實現生活化的有效措施
1.仔細理解、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做到讓教材中的內容與實際生活貼近,這是非常重要的。備課將直接影響上課的效果。為了讓數學教學更趨于生活化,備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很好地理解、分析教材,結合教學大綱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合理科學地安排授課內容,授課的內容應該與實際生活貼近。制訂計劃,具體到月、周、日,將授課的目標分層處理,弄清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課堂提問,提高上課的效率。老師要根據教學大綱設置一個教學目標,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與印象,首先學習最基礎的知識,通過吸收消化基礎知識之后再突破,學習重點、難點知識。教師要設置好知識的連接性以及規律性,還要與生活緊密相關,讓學生知道數學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
2.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跟蹤輔導教學的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學趨于生活化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并運用數學的思維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對枯燥乏味的知識感興趣。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有用的知識,不再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很困難、很有壓力的事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提高整體的學習水平。
在九年制的義務教育中,小學數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學習數學可以讓學生科學地分析事物,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不過,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無法達到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是死記硬背,他們并沒有自己去理解知識,不能夠做到舉一反三,也不能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校方和教師必須對此予以重視,盡快改變小學的教學模式,將數學學科變得生活化。
參考文獻:
[1]馬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之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2).
[2]齊紅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J].學周刊,2014(02).
[3]簡祈山.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和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4(09).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