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梅
班級學困生是沒有找尋到自我的學生,他們或自卑、或自棄。教師要打開心扉,讓學生慢慢地接近,進而接受。學生相信教師,教師的工作才會好做。所以教學中轉化學困生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難題,這類學生雖人數不多,但影響巨大。如何做好小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依據各種成功的教育案例,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我認為要做好小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貼心交流是轉化的基礎
學困生是班級中的特殊群體,其形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因為智力的因素,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比其他同學差;有的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認真聽,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是基礎差,對以前學的知識不理解、沒掌握,在學習新知識時感到吃力;有的是因為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意志不夠堅強,不求上進,無所用心;還有的是因為家庭原因,影響了學習情緒,導致成績下降。每一個學困生都有其特殊的形成原因,只有了解形成原因,才有可能在轉化工作中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二、傾注真心是轉化的前提
學困生因成績較差,易產生自卑感,因此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對這部分學生的教育不能只是空洞的說教,要以愛動其心,以言導其行,采取“潤物細無聲”的方法,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感化。用教師的愛心喚起學生的自尊心、自愛心、自信心,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沿著教師指導的正確方向前進。有經驗的教師還會常常找學困談心,檢查他們的作業,多給一些輔導,課上多注意他們,或給一個暗示、一個微笑;或多一點提問,使他們感到自己并沒被遺忘。在講臺上做學生的良師,在生活中做學生的益友,讓學困生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其次,要在鼓勵中蘊含愛。最好的鼓勵是讓后進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怎樣才能讓后進學生獲得成功呢?教師要多創造條件,提供機遇,如課堂上多對學困生提些難易適度、確保他們能答對的問題;多進行一些適合學困生特點,有利于發揮他們特長的活動。發現學困生的進步,要及時表揚,充分肯定。陰雨連綿的日子,陽光的驟然出現讓人驚喜萬分,而經常被冷落的學生一旦得到教師的關心愛護,一定會把它當作最珍貴的禮物。
三、保持細心是轉化的關鍵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做細、做實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找到學困生思想的“熔點”
情緒可以成為意志的動力,也可以成為意志的阻力。教師要善于觀察學困生的情緒、行為等,精于掌握“火候”,找準“切入點”,虛心傾聽他們的心聲,對等交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扎實細致的工作中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對他們每一個退步,都能嚴正地進行批評教育;對他們每一點進步,都能積極地給予贊許。這樣,在細微的小事中體現教師火一般的赤誠之心,學困生那冰封已久的心靈才能融化,才能感受春天的溫暖。
2.善于發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
學困生之所以有時看似自暴自棄、甘為人后,是因為他們失去了上進心,一旦給予正確引導,給以精神上的激勵和心理上的愉悅,很容易燃起上進之火。我們班上有一個讓每個教師都頭疼不已的學生——袁家旺(化名),他頑皮好動,上課不聽講,有時把課堂攪和得不得安寧,不是拿后面學生的筆,就是拍前面學生后腦勺;有時發出特別怪異的笑聲,別人不理他,他反而鬧得更厲害。幾次找他,甚至找家長談話,都收效不大。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看到了一線希望。那是一節寫字課,我示范寫生字,寫完后一再強調學生書寫要工整,巡視時,我無意中發現他的第一個字寫得特別認真,我驚喜地說:“你這個字寫得真好看!”并且舉起他的寫字本對著全班學生說:“你們看,袁家旺進步了,字寫得真好!”附近學生一片贊嘆聲,有的伸長了脖子往這邊瞧,有的甚至跑過來欣賞。這時,我看到他的臉上露出難得一見的羞澀的笑容。我說:“后面的字能寫得像這個一樣好嗎?”他用力地點點頭,自信地說:“能!”終于他工工整整地完成了這次作業。漸漸地他上課時的表現也有所改觀,成績也一天天上去了。因此,做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發現他們的身上的“閃光點”,以此鼓勵學生。
四、堅持耐心是轉化的重要條件
學困生學習陋習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要改變也非一日之功。教師要做到持之以恒,要做好對待學生反復的思想準備。
1.正確地認識“反復”
反復是正常的,是學困生轉化工作經常出現的規律性現象。我們不能一遇到反復,就斥之為“屢教不改”“不可救藥”。
2.正確地分析出現“反復”的原因
只有弄清原因,才能對癥下藥,該褒則褒,該貶則貶。通過抓反復、反復抓,才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讓我們用真誠的心感化每一位學困生。對他們傾注滿腔熱情,循循善誘,像慈母一樣時時、處處為學困生著想,引導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燃起他們自信的火種,讓他們在教師的呵護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