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蓮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工作者也在努力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實踐新課改理念和尋找教學不足的平臺,而評課是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必要環節,對于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為例,分析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讓評課引領教師前進。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評課;教師
一、評課以及學生參與評課的重要性
1.評課
所謂評課就是在課堂教學目標指導下,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及由這些活動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的必要環節,而且評課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可以是同事之間互評,還可以是學校領導檢查評課,以及專家鑒定或評判的評課等等。本文主要針對學生在評課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以及通過學生主體的參與如何讓評課引領教師前進。
2.學生參與評課的重要性
新課標要求教學工作者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一方面通過讓學生參與評課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得到的知識更有利于其內化為自身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交往能力、創新等綜合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讓學生參與評課,教師能夠從學生中獲取最真實、可靠的信息,幫助教師制定具體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活動,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且富有針對性;同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轉變教學觀念,進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自身的教育教學素養,最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最后,讓學生參與評課,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拉近師生間的關系,形成學校“民主”“平等”的校風,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總之,學生參與評課不僅對學生、對教師隊伍乃至學校教育教學都有著重要意義。
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評課環節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斷踐行新課改理念,教學工作者越來越重視評課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然而,就目前來看,小學語文評課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首先,小學語文教學中評課流于形式。部分教師教學思想陳舊、教學模式單一,未意識到學生參與評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部分教師雖意識到學生參與評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把學生參與評課作為一種應付教學任務的形式,未真正落實評課,導致評課的重要性不能得到發揮。其次,小學語文忽視學生參與評課的重要性。部分學校重視評課環節,積極組織學校內或者其他學校間的聽課評課活動,卻忽視了學生參與課堂評課的環節,未能意識到學生在評課過程中的重要性,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及時、科學地得到學生的學習反饋,最終導致教學效果的止步不前。最后,缺乏學生參與評課的教學氛圍。部分學校將學生納入評課范疇內,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教學氛圍,師生間的距離感嚴重,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害怕與教師交談,而在學生參與評課的過程中,學生也不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得教師不能夠從學生評課中得到最真實的建議。
三、如何讓學生參與評課引領教師前進
1.鼓勵學生參與評課,為引領教師前進奠定基礎
新課改中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受教育者,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因此,在評課環節中學生應該成為評課的主體之一。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從學生積極地回答問題開始,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發言和交流的習慣,不讓課堂禁錮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自然地參與其中。同時,還要提升學生參與評課的積極性,才能讓評課更加科學和有效,才能夠引領教師不斷前進。例如,教師在講授小學語文古詩《憫農》的時候,講課結束后教師表示自己還設計了一種教學方案,就是由學生進行講課,然后讓學生討論并評價這兩種教學方案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學生想讓教師如何進行古詩部分的講解。這樣,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思考課堂教學方案的優劣,來鍛煉學生評課的思維邏輯,為學生參與評課提供機會,有利于學生進行全面地評課,進而讓評課引領教師前進。
2.創新學生參與評課的形式,為引領教師前進創造條件
教師除了鼓勵學生參與到評課中,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評課機會,還應該創新學生參與評課的形式,提高學生參與評課的積極性,讓教師在學生評課中獲取更多、更準確的教學信息,不斷完善自身教學水平,促進自身前進。教師可以讓學生直接授課結束后進行評課,討論課堂上教師教學過程中的疏忽,以及如何完善;教師還可以設計評課表,讓學生在聽完課后填寫表格內容,反映學生自身學習情況以及教師教學情況的信息;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匿名將評價寫到紙上交給教師,這樣更有利用學生反映真實的情況,也有利于教師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講授完“司馬光”后,讓學生把對教師講課過程中自身發現的問題寫下來,以及對教師講課有哪些意見,教師通過認真閱讀和思考,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從而讓評課引領教師前進。
3.遵循學生參與評課的原則,為引領教師前進提供方法
目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研究和實踐學生參與評課的形式,在發現問題的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評課的基礎上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來發揮學生參與評課的最大優勢。一方面,堅持評課的針對性原則。針對不同的學生情況來指定相應的評課原則。例如,通過調查某班學生較為活躍,樂于參與學校活動,教師在讓學生參與評課時可采用討論會、辯論賽等靈活多樣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興趣點;如果某班學生善于思考且思維嚴謹,教師在讓學生參與評課時則可選擇單獨評課,然后用小組共同評課交流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的評課,激發學生潛力。另一方面,堅持評課的平等性原則。在同一個班級,教師要合理安排參與評課的學生數量,讓成績好、一般和差的各水平的學生都參與到其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參與到其中,才能夠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最真實可靠的信息,以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和提升。總之,遵循學生參與評課的針對性原則和平等性原則,能夠提高教師組織學生參與評課的水平,為引領教師前進提供了方法。
4.建立平等、互動、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引領教師前進營造客觀環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學生營造平等、民主、互動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才能夠在評課過程中表達最真實的想法,才能夠讓教師的教學更加貼近學生,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促進教學水平的同時還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當遇到學生對評課所提的意見不成熟時,教師不能一味地訓斥,而應循循善誘,在引導學生正確思考的基礎上不影響學生評課的積極性。如果遇到師生間對問題的看法有矛盾時,師生要認真的交流與探討,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真實表達自我想法的習慣。通過建立平等、互動、和諧的課題氛圍,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評課中,最終以學生的評課效果來引領教師前進。
總之,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對教師的教學過程有著最直接的感受和體會,他們的參與能夠促進教師隊伍的前進。當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時以評課的形式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則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到并就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從而實現學生主體的課堂參與度,進而引領教師隊伍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林光來,吳守全.學生參與評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J].新課程學習:中,2012(01).
[2]林曉珊.學生參與評課[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4(03).
[3]莊寧寧.學生參與評課構建自主課堂[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