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華
摘 要:發展性的激勵評價功能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育方法,要融入每一堂課。
關鍵詞:激勵;評價;語文課堂
新課程倡導“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發展性的激勵評價功能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育方法,要融入每一堂課,每一個教育環節之中,使其成為一種微妙的教育工具,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那么如何讓激勵性評價走進語文課堂呢?
一、多元——激勵性評價的尺度
美國哈佛大學的加德納在整合人的智力時,曾拓寬出了每個人同時擁有的九種智力,不僅如此,以不同的程度組合存在,使得每個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即學校里沒有所謂“差生”存在,每個學生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我們應該從多角度評價學生。
我在課堂上實行“我在小組中成長”的評價方案,顯示成長軌跡,分別是:課堂參與、閱讀習慣、表達習慣、學習方法,用星級來表現學習成果。既加強了學生的合作學習,又調動了每個人的積極性,如今立體動態評價學生,已經成為班級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愛生——激勵性評價的基石
夸美紐斯曾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老師激發起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循循善誘的,我們就不能用粗魯的辦法去疏遠他們而要用仁慈與言語善待他們,那么學生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馬鑫(化名)同學有先天性語言障礙——大舌頭,由于自卑,怕拖沓時間從來不發言,在一次口語交際中,我推薦他為主持人,活動時我們用掌聲請出他,他很激動,真誠看著大家,鼓足勇氣說:“我很高興當上主持人,我先介紹一下我設計的會標:我畫了一顆怦怦跳動的心……馬鑫(化名)真誠,同學們的關愛,使活動開展得很成功,我獎勵給他一顆星,從此,馬鑫(化名)不再自卑,教師的一次寬容的理解,誠摯的友善,像一絲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三、及時——激勵性評價的鑰匙
開展激勵性評價重點在于如何抓好契機,也就是說教師要善于做“及時雨”。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去鼓勵,“雨”要下得及時,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及時給學生激勵表揚是打開他們心靈的一把金鑰匙。學生王靜(化名)不止一次寫道:我多么想回答一次問題,但舉手說錯怎么辦!在日記中我用評語給他鼓勵:“知識往往在你的敏捷思考后產生。戰勝怯懦,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她也能變成挑戰自我實現愿望的學生。
當然,激勵也不在于對學生一味表揚或“藏拙”,只要教師與學生形成坦誠、關懷和相互尊重的關系,學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師對自己的關注的期望,并由此產生進步的動力。
總之,對學生的評價,引領我們將學生視為有智慧、有尊嚴的個體,讓激勵性評價走進語文課堂這片沃土,它不僅是一種評價,更是一種希望,一種成功的試驗,一種向上的力量和對美的追求。
參考文獻:
李志宏.新課程學生發展性評價[M].新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