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敏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激發教學活力,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語文這門課。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著手,重點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激發教學活力的問題。力求通過努力,找到激發小學語文教學活力的可靠途徑,從而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活力;途徑
近幾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也讓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以此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
一、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課堂上提問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途徑。通過經常性的提問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情況來了解到學生在哪一方面的理解存在著誤區,在哪一方面理解得
不透徹,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糾正他們剛才所犯的錯誤。如果教師在提問題時沒有依據學生的認知能力,此時就不能發揮應有的作
用。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設計問題,在提問環節中要適當插入關鍵知識點,這樣做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
二、組織學生討論,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尋新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且通過利用分組討論法還可以增強學生
的團隊協作精神。當教師在講解《四季的腳步》這一課文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這四個小組分別討論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的特點,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求每一個小組都安排一名記錄員,由他將小組成員所說的話都記錄下來。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既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又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
憶與理解,達到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營造有趣的教學氛圍,吸引每一個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巧妙運用各種課堂語言,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堂語言來激活整個課堂的氣氛,從而達到激發小學語文教學活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華.關注小學語文改革開展有序課堂活動[J].新課程:下,2013(11).
[2]董有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幾點做法[N].咸陽日報,2014-11-19(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