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丕通
【摘 要】在本文中,筆者從班主任的角度出發,從營造民主、自由的班級管理氛圍;用平等、真誠、關懷的心對待學生;施行“無為而治”的班級管理方法這3個方面談了談如何在班級管理中踐行柔性管理模式,并以此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同仁們一起探討出更多更好的班級管理辦法,從而使班級管理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 ? ?班主任工作 ? ? 柔性管理
一、前言
所謂“柔性管理”,是相對于“剛性管理”的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它是指在研究學生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在不依靠外力(如教師的發號施令),而是依靠民主管理、權利平等,從內心深處激發每個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創造精神,并達到情感、信念、價值觀的培育目標,使每個學生能真正身心健康地成長。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容易出現叛逆、固執、偏激等心理問題。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宜采用柔性管理方法,從學生的感情需求和個性自由等方面出發,從而從內心激發學生對班級的凝聚力,營造一個氛圍良好的班集體。在本文中,筆者擬從自身的管理實踐經驗出發,從3個方面闡述如何在班級管理中踐行柔性管理模式。
二、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施行柔性管理
(一)營造民主、自由的班級管理氛圍
初中學生,他們剛擺脫“小學生”的身份,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思維,對班級上的事都有一種參與的欲望。因此,我抓住這種契機,常常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進班級管理中來。即,一、在制定班級班規時,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充分尊重學生作為主體的地位。如,有的學生認為一些傳統班規并不合理,我要求他講出理由并提出更好的建議,而我也在采納他的意見基礎上制定了相應的班規;有的學生提出:“在班規面前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能一棒子打死,要真正體現出它的鞭策作用”。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班規的制定就在學生的反復討論中定了下來。二、采取民主選舉的方式競選班干部,并在班級內實行“分級管理制”。如,讓班委會成員實行全班各項工作的督促管理,讓值日組長等分管衛生、學習和交作業等,讓課代表負責各科的學習以及輔助任課老師的工作……這樣,讓人人都參與進班級管理中來,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實踐證明,一個民主、自由的班集體,能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觀和價值觀。
(二)用平等、真誠、關懷的心對待學生
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人格,而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愈發強調自己的所謂“人權”,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管理時,不能再像傳統一樣采取簡單粗暴的模式,不能再把自己束在“教師權威”的高閣中,而應放下架子,和學生平等相處,把學生當成朋友一樣。只有這樣,學生和班主任之間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而當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應先耐心傾聽學生的意見,而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一頓批評,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寬松和諧的氣氛時才愿意向班主任傾訴自己的內心想法。另外,在對待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時,班主任要持著一顆真誠、關懷的愛心,要平等、公平地處理好班級的日常事務以及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被尊重,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最終使班級日常管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施行“無為而治”的班級管理方法,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無為而治”思想是老子提出來的,它所謂的“無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在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規律的前提下,只管宏觀,不管微觀;只管大事,旁觀小事;只管方向,引導操作。在當前倡導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教師們要擯棄傳統的事事俱管的行為,而應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以及自我認識、自我反省的空間,讓其能將知識技能內化為自己的東西,而不是均由教師通過“滿堂灌”的方式傳輸給他們。因為知識是需要學生通過自我學習才能掌握的,學生積極參與的教育才是有成效的,而施行“無為而治”,學生才有自我管理的機會和空間,才能通過自我管理,樹立學習的目標,懂得如何約束和控制自己。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門大學問,老子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鮮也”。管理一個班級同樣任重而道遠。在當前我國倡導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傳統的簡單粗暴的管理模式早已不適應,而將柔性管理模式引進班級管理中,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符合于現代化理念的新教學管理模式。在本文中,筆者從自身的實踐工作經驗出發,從3個方面闡述了自己在班級管理中是如何踐行柔性管理模式的,以期能促進班級管理的良性發展,最終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林生.淺析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藝術[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4(6).
[2]趙愛菊.柔性管理——中職學校學生管理的新理念[J].河南教育(下旬),2011(05).
[3]鄺筱鴻.班級管理如何做到“無為而治”[J].中學教學參考,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