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娟
【摘 要】符號語言是最具有數學學科特點的一種語言,“符號感”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被提出,而后“符號意識”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改稿)》中被正式提出。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是數學課程的一個重要任務與核心點。小學是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與數學素養,是我們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 ?符號意識 ? ?有效策略
“什么是數學——數學就是符號加邏輯。”這是偉大的數學家羅素的名言,可見符號之于數學的重大意義。數學思維是學生的一種重要思維,而“符號意識”則是學生數學思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就應該注重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與發展,注重研究發展學生“符號意識”的有效策略,以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以后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提供充分的條件,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感知符號,明確價值與意義
“符號意識”是一個抽象的數學概念,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還不足以使其很好地理解何為“符號意識”,更無從知曉“符號意識”對其有何價值與意義。因此,教師在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之前,先要使學生對符號意識有一個基本的感知,明確符號意識對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的價值和意義。當然,這也要求教師自身對這些問題有一個很好地理解與把握。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改稿)》中指出,“符號意識”是“能夠理解并且運用符號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一般性的運算和推理。建立符號意識有助于學生理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進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師在對這一概念與要求有了明確的認識與把握之后,首先要做的不是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而是先要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各種方式與途徑讓學生感知什么是符號,為什么要培養符號意識,在此基礎上逐漸建立學生的符號意識。建立符號意識,對于學生系統地運用數學符號,簡明扼要地表達數學思想,簡化運算和推理過程,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數學課程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建立、培養并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使學生了解符號,知曉符號的意義,感知符號并且擁有使用符號的能力。這一切的前提與基礎都是首先要使學生對符號建立基本的感知,明確建立符號意識的意義與價值。這應該是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符號意識的第一步,也應該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鉆研和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 結合學生年齡特征,積極引導,循序漸進
要想在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首先要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征與規律,依據科學有效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和知識接受水平,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意識、有目的地逐層滲透于數學教學實踐中。即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積極引導,循序漸進。
首先使學生能夠理解并使用數學符號。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數學課堂中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對符號含義和實質的理解,使學生在正確理解符號的內涵、理解不同符號所表示的不同概念的基礎上形成正確表述、書寫數學符號這一基本能力。即學會認知并且書寫不同的數學符號,進而學會使用這些數學符號。這是發展學生符號意識的基礎。其次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學生熟練掌握了各類數學符號之后,把相關數學符號進行歸納整理,形成清晰可辨的數學符號知識網絡。數學符號是一個紛繁龐雜的大系統,隨著這一學科的不斷發展其也在不斷更新豐富,通過分類整理與歸納,可以將龐雜的數學符號轉化為一個個清晰的知識網絡,直觀而又便捷地滲透于學生的頭腦中,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記憶。“解答一個含有數量關系的問題時,只要把題目由日常語言譯成代數語言就行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還要盡量將日常語言轉化為數學符號語言。數學語言是簡練、明確的語言,運用數學符號語言更能體現它的這一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文字語言——數學語言——數學符號語言”這一轉化過程,使學生初步了解并掌握數學符號語言和日常語言之間的轉化, 更好地建立數學符號意識。
三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
語言學家皮埃爾·吉羅說:“我們是生活在符號之間。”現實生活中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符號,可以說現實生活是數學的一個重要源泉。因此應該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
學生在以往的生活經驗中已經初步感受到各種符號存在的現實意義,初步具有了符號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已有的符號經驗,以此為契機,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舉個例子,在學習《認識分數》這一課中,可以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平分某樣東西(比如蘋果、桃子)的情境,引導學生理解2人平分4個桃子、2塊糖、1個鴨梨時每人所得的數量,由學生熟知的生活語言“一半”(即兩等份當中的一份)概括為文字語言二分之一,進而引出數學符號語言1/2,以此類推,認識1/3、1/4……直至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可見,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將數學教學設計成學生熟悉的實踐活動,能夠更加有效地培養并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此外,對于小學生而言,老師所教的東西若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則能更好地促使其發展。因此,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進行教學,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原有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的基礎上輕松快樂地學習新知識,讓“符號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到學生的頭腦中。
以上從三個方面簡單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符號意識的有效策略。數學在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數學符號語言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正如數學家莫里斯·克萊因所說:“如果沒有符號體系,數學將迷失在文字的荒原中。”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更應該重視數學符號語言,不斷研究各種策略,有效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