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苗青
摘 要:校企合作后期的許多課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暴露了一些新的問題,需要進行課程再次開發。本文對校企合作過程中的課程再次開發途徑進行了研究,如對已開發的課程可通過水平轉變途徑來實現課程再次開發,可通過社會活動途徑來豐富已開發的課程。
關鍵詞:校企合作;課程;開發途徑
1999年以來,我國高職教育得到迅猛發展許多學校都開展了校企合作,這種合作模式給中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帶來了新的思路和契機。為此中國許多學者對這種教育做了很多宏觀角度的研究,如:運行機制建設、人才培養模式、辦學模式等。但現在很多校企合作也從第一階段的初步合作發展到深度合作階段,現在對與微觀層面的研究已經比較迫切。如:課程開發途徑、課程的開發應用于實踐等。所以本課題對校企合作過程中課程開發途徑進行了研究。
2005年開始,寧波大紅鷹學院與寧波公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議,以共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形式開展校企合作辦學。通過校企合作汽車專業一些專業課程開發方面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功,如《汽車底盤機械系統檢修》、《發動機機械系統檢修》等課程成功開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暴露出來了一些新的問題,說:實訓課程項目內容過于簡單,滿足不了大二的學生的知識需求;有些課程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實訓設備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等等,這些問題都制約校企合作的深層次的發展。所以校企合作課程需進行再次開發,所以需對開發途徑得進行研究。
一、水平轉變途徑
校企合作期間已開發的課程可通過水平轉變途徑來實現課程再次開發。從學校和企業雙方著手,對校企合作實踐過程中的師資力量、實訓設備、教材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然后提出水平提高的措施。
學校方面:1、牽頭召開課程建設討論會,邀請汽車專業教師、學生、合作企業代表參加,討論專業綜合課程的設置及具體實施等內容等,使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更合理。2、提升參與課程開發的教師水平。可通過“應用型”教師的建設,把教師建設成實踐能力較強、專業素養較高,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目標相一致的專兼職應用型教師。應用型教師是指本身具有實踐應用能力并能夠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教師,或具有實踐應用能力,能夠解決政府、企業的實際問題,產生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教師。如:為鼓勵教師的發展寧波大紅鷹學院特出臺文件《寧波大紅鷹學院應用型教師資格認定、考核試行辦法》。讓教師參多與橫向課題的開發與研究等方式方法提升參與課程開發的教師水平。通過橫向課題的研究,提高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熱情,通過橫向課題的研究,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通過橫向課題的研究,提高企業員工的理論科研水平,通過橫向課題的研究,提高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競爭力。這一切不但提高了相關人員的能力,也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更進一步帶動了教師隊伍水平的整體提高。[1]
企業方面:(1)安排真正的技術能手,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師傅參與教學,這類型的師傅畢竟是少數并且企業有自身的效益追求此類型的師傅很可能不能全程參與學生的教學,但要求他們一定要參與課程的開發,保證課程開發者的高水平?;诠ぷ鬟^程系統化學習領域課程開發理論,認為課程開發應包括確定典型工作任務、歸納行動領域、轉換學習領域、教學情境設計、行動導向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與反饋等6個步驟。[2]企業方面技術能手必須參加課程再次開發環節中的確定典型工作任務、歸納行動領域、轉換學習領域、教學情境設計前期環節,把企業里的新技術、新要求融合到課程開發環節,才能使新開發的課程跟的上社會的新發展。(2)實訓設備更新,通過一定時間的使用,原實訓設備面臨老化落伍的局面,企業需對設備進行及時更新,否則仍出現學生會的不是企業所現需得,仍需崗前再培訓得局面,這樣就失去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本意,努力通過實訓設備的提升來實現課程的再次開發。
二、社會活動途徑
社會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因此針對社會需求而設計的課程也是豐富多樣的但他們總有一定的共性。課程的開發要適于本校實際特點與又要滿足社會的高需求,可以通過合作的方法進行聯合開發。通過讓學生參與企業活動等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在構建具體的課程開發途徑上,應在專業層面與職業道德層面的基礎上進行。 職業道德的培養,可以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綜合實踐環節來進行。如,在實訓環節中增加“拓展”活動,在活動中有助于學生形成一種集體主義精神。
為確保校企合作后期合作課程的持續性,需對課程進行再次開發??赏ㄟ^水平轉變途徑來實現課程再次開發,可通過社會活動等途徑來豐富已開發的課程。當然課程再次開放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仍需在實踐中不斷總結。
參考文獻:
[1] 王芳. 校企合作課程開發的瓶頸及建議 [J]. 中國成人教育,2010(13):72.
[2] 蔬果會,金鑫,方莉.可持續發展視角下高職課程開發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14(2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