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玉寶
摘要:職業教育的合作交流是實現職業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方式。“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積極探索國際化辦學道路,從國家戰略、合作交流、校企合作等方面不斷拓展國際化發展途徑,努力探尋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廣度、深度和維度,走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化發展之路。
關鍵詞:一帶一路;職業學校;國際化;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10C-0051-03
2015年3月,國家出臺《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明確指出要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加強不同文明交流互通,廣泛開展文化、學術、人才交流與合作,深化沿線國家之間的人才交流合作。毫無疑問,“一帶一路”作為國家戰略,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尤其國際化發展將帶來難得的機遇。江蘇作為沿海開放城市,在中國長江經濟帶的作用日益凸顯,也必將迎來國際化辦學的大好時機。
作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無錫機電高職校”)歷來注重加強中外合作與交流,持續推進教育國際化。近年來,學校從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將“服務戰略需求,深化辦學特色,提高育人質量”作為學校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積極探索新戰略下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需求,努力構建跨專業、跨學校、跨區域的“一帶一路”國際化辦學模式。
一、學校國際化辦學的實踐與探索
無錫機電高職校現設有機電工程系、自動化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和本科部等4個系部,在校生4000余人。學校與無錫新區同時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是無錫新區重要的投資環境。歷經20多年的發展,無錫新區已成為國內外資企業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無錫市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對外開放窗口、科技創新基地。在新區2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現有1500多家外資企業,常住外籍人士8000余人,其中適齡外籍學生1000多名。學校積極利用無錫新區得天獨厚的條件,積極探索國際化辦學道路,著力培養綜合素質高、雙語能力強、適應國際化工作環境的具有國際視野的職業人才,逐步成為江蘇乃至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機電類職業學校,
(一)國家戰略,執行中德合作AMBF項目
AMBF項目即“企業中級技術管理人員培訓中心”,是由中德兩國政府正式簽署的技術合作項目。根據協議,德國政府向無錫機電高職校提供了總值600萬馬克的各項援助,包括派遣1名長期專家和若干短期專家來校指導,資助近20名教師赴德國、新加坡接受培訓,贈送總值約800萬元的教學實訓設備等。學校從1997年實施中德兩國政府合作項目以來,努力進行雙元制的本土化實踐研究,教學改革堅持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在實踐上積極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將德國等先進國家的職教經驗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去,主要包括: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在課程中的應用,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構建、實施與評價,項目化教材的開發與應用,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學校以中德合作AMBF項目為樣板,以點帶面地推動各專業國際化進程均衡發展。一是推進各專業師資的均衡國際化。結合各專業實際需求,持續選派優秀教師赴海外進修培訓,幫助其獲得在專業領域內全英語教學的能力。二是推進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的國際化。各專業有序引進國際通用課程,圍繞學校實際進行本土化改造,實現兩者有機融合。三是推進校園生活環境的國際化。學校設有國際交流合作項目辦公室,改造建設德國歌德學院歌德課堂項目中心等國際合作的基礎性條件,提升服務水平,為師生提供高標準、國際化的學習環境。
(二)合作交流,促進學校國際化發展
多年來,學校與德國諾伊斯技術信息職業學院、德雷斯頓工業大學、馬格德堡大學等院校積極保持聯系和交流,學校師生與德方師生定期交流互訪,在對口交流政策框架下,雙方安排學生到對方學校進行短期實習,拓展國際視野。2014年5月,無錫機電高職校與德國歌德學院合作項目——“歌德課堂”(PASCH)正式簽約授牌。此次項目的簽訂極大地促進了學校對外合作交流的發展,是學校繼1997年與德國政府合作共同培育職教師資項目之后,學校職業教育國際化的又一里程碑,它帶動并促進學校在職業教育方面與德國的更進一步合作。
學校還與印度APTECH公司合作,將印度計算機職業培訓課程ACCP嵌入軟件專業培養方案,重點培養“軟件藍領”。學校五年制高職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印方提供的課程模塊高度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通過引入NIIT的專業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雙語教學模式,借鑒NIIT的先進職業教育理念,結合學校特點,構建了以就業為導向,具有國際化特色的人才培養格局。學校被江蘇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認定為省級服務外包培訓基地,也是無錫市唯一一所得到商務部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的學校。學校軟件技術專業的“雙語軟件人才國際合作培養”被無錫市列為職業教育國際化重點項目。
(三)校企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職教畢業生
自扎根新區以來,在政府指導下,無錫機電高職校積極與相關行業、企業深化產教融合,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共建實驗實訓基地,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畢業生。無錫新區的很多外資企業通常在投資無錫新區建廠之初就來校考察,洽談員工培訓、挑選優秀畢業生派遣到國外母公司接受崗前培訓等合作事宜。近年來,學校派往新加坡、挪威、瑞典、德國、韓國、日本等國研修培訓學習的學生達100多人,培訓期為3個月至1年不等。這些學生培訓結束后,即回國參加設備調試及試生產等一線工作,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力量。
學校與蘇州市寶瑪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聯辦了寶瑪數控國際班,國際班定位為培養具有國際就業適應能力的數控機床操作、安裝、調試和維修人員,校企雙方就培養標準、選拔條件、課程設置與教學常規管理、任課教師選聘、實習實訓與畢業就業等進行了系統性研究。學校教師協助企業翻譯相關技術文件,應用于境外技術培訓與服務中心。寶瑪數控國際班的畢業生主要服務于寶瑪公司駐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和印度、越南、印尼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技術培訓與服務中心,參與寶瑪公司產品在國外的裝調、維修與操作,并對國外員工進行技術培訓。2012年起,學校還與蘇州市寶瑪數控設備有限公司合作,為印度客人訂單式培養技術工人。
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
學校國際化發展展望
(一)主動服務,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一帶一路”戰略向全球展示了實現中國夢的信心,為我國教育主動面向世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任務。推動教育國際化轉型,已經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迫切需要。因此,作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無錫機電高職校利用自身優勢,認真謀劃學校的國際化發展,擴大與其他國家尤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的交流與合作,以加工制造類人才培養為重點,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主動服務地方外向型經濟發展。學校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通過向世界一流的職業教育學習和借鑒,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特色專業。學校立足國際化視野,遵循國際標準,加大企業參與力度,積極推行工學結合、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探尋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廣度、深度和維度,走可持續發展的開放之路。
(二)搭建平臺,積極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
學校積極創造條件,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加大派遣力度和規模,公派教師出國(境)留學進修、參加學術會議、進行學術訪問與交流等活動,努力打造一支師資水準過硬、教學經驗豐富、有國際化視野的專業涉外教師團隊。同時,學校還要積極引入AHK證書(德國工商協會職業資格證書),結合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要求,對接中外雙方考證形式和部分內容。通過國際認證,引導學校和教師進入國際俱樂部,尋求合作機會,拓展交流途徑,爭取優質資源。
(三)提高質量,大力培養國際化優秀人才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少無錫企業搶抓機遇,把目標轉向境外市場。位于無錫市的華東重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紅豆集團、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正式進軍“一帶一路”境外市場,開始海外掘金之旅。作為這些企業的友好合作伙伴,在用人方面,無錫機電高職校將給這些企業提供優先選擇優秀畢業生的權利,為這些企業在“一帶一路”競爭中提供人才支撐。同時,學校將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和專業優勢,突出重點和特色,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戰略,制定“一帶一路”國際化專門人才培養計劃,加快為中外企業培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性國際化人才。
“一帶一路”不僅是實現中華民族振興的戰略構想,也是職業教育破繭騰飛邁向國際化的新機遇。我們將面對新機遇,按照國家的總體要求,無錫機電高職校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通過國際化發展這一重要渠道,不斷提升學校的國際競爭力,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責任編輯:章躍一)
The School'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 Case Study
ZU Yu-bao
(Wuxi Machinery and Electron Highe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Wuxi 214028,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proposal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trategy, major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have been provide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uxi Machinery and Electron Highe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actively explores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running methods, continuously broadens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ays from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strives to explore the breadth, depth and dimens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vocational school; internationalization;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