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媛媛
【摘要】音樂是目前小學教育當中的必修課之一,且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小學生節奏感的培養,將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當音樂的教學效果得到大幅提升時,學生的情操也會得到陶冶。文章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學英語教育當中提升節奏感教學效果的措施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生;音樂教學;節奏感
隨著我國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素質教育的效果已經成為目前社會各界所高度關注的問題。在現今的小學課程當中,音樂是其中的必修課之一。而對于音樂而言,旋律是其中的關鍵組成部分,而節奏也是不可或缺的音樂骨架,也是音樂的生命之所在。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對其節奏感學習的指導,對其音樂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調動小學生對音樂節奏感的興趣
處于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因此對其學習行為有著重要指導作用的根本在于其興趣所在。因此,在進行音樂課堂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從而能夠使其自覺的加入到音樂節奏感學習的行列當中。也只有當小學生對音樂節奏感學習的熱情得到激發之后,方能使其音樂節奏感的學習效果得以大幅的提升。相對于小學生而言,音樂節奏感是一種較為抽象的概念,然而該類抽象的概念則可通過學生的實際感受而擁有共鳴。筆者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首先將會對本班級內學生的音樂基礎進行充分的了解,其中不僅包括學生對音樂節奏感的認知規律,同時還包括該年齡段學生的興趣點。對于音樂教師而言,應對目前流行音樂進行充分的熟悉,并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將兩者進行有機的融合,納入到小學生音樂節奏感的教學當中,使得學生能夠較好的對身邊所存在的音樂節奏進行尋找并感受。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所感興趣的音樂內容包括動物的叫聲等自然界的聲音、現今音樂界所流行的音樂等。比如,在筆者對小學生進行音樂節奏感的教學時,通常會采用音樂節奏感相對較強,且具有配套動作的音樂,如深受小學生喜歡的來自于周杰倫的《龍拳》、《雙截棍》等。在教學期間,筆者通常會首先對音樂的視頻進行播放,使得學生對音樂的魅力進行體會,并將其中的節奏知識進行講解,提升其學習效率。
二、提高小學生音樂聽力節奏感訓練
在國內多數的小學教育階段當中,音樂是其中的必修課之一。而在音樂的實際教學當中,教師的教學目標主要集中在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對音樂表現力的體會能力等。而對于音樂教學而言,只有加強對小學生音樂聽力能力的訓練,才能夠對學生學習音樂的節奏感有著重要的幫助。一般而言,自然界的聲音往往是被認為最具有節奏感的聲音,因此,在對學生音樂節奏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運用大自然當中的聲音作為教學素材,幫助學生對自然界中的音樂進行體會,感受到大自然中美的所在。例如,在當筆者對學生的音樂節奏感進行指導的過程中,通常會根據天氣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等,帶領學生進入到大自然當中,使其對鳥的叫聲進行聆聽,對自然界中流水的聲音進行感受等。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運用多媒體的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將自然界的原聲進行播放,提升其對音樂節奏感的學習效果。
三、運用合理方法培養小學生節奏感
在現今的音樂當中,其分類相對較多,而在這眾多的音樂當中,打擊樂的節奏感相對較強。因此,在筆者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在課堂教學期間引入打擊樂的素材,使得學生能夠對音樂當中的節奏感進行深入體會。同時,打擊樂較為強烈的節奏感將會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并能夠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的集中。而在筆者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運用打擊樂器作為教學的媒介,如快板、架子鼓等。而對于小學教育階段的各個學科而言,其內在的聯系相對較多,因而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引入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幫助學生加強對音樂節奏感的認識程度。例如筆者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在對歌詞的誦讀通常會帶有感情色彩,同時也將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幫助其加深對節奏感的認識。
四、加強小學生肢體音樂節奏感教學
在對小學生的音樂節奏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當學生能夠以合理的形體動作進行配合時,將會對其學習的效果產生積極的作用。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過程中,音樂魅力的體會主要依靠音色的高低、節奏的快慢等進行表達。然而僅僅依靠對音樂的聆聽,并不能最大程度的對音樂的節奏感進行體會。在筆者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要求學生在對音樂進行欣賞、對節奏進行體會時,以科學合理的肢體動作進行配合。例如,對于節奏較為舒緩的音樂而言,筆者通常會指導學生掌握打節拍的方法以進行動作配合,而對于節奏感較為強烈的音樂而言,則可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理解,配合手腳的動作進行表達。
總而言之,音樂是陶冶學生情操的一種有效的媒介,而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所在。因此,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合理的方法提高教學的效果,培養其熱愛音樂的思想,為其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