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蘇媚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興趣為主,精心設計各種教學形式,才能讓音樂課堂充滿快樂,才能讓音樂教學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里。
【關鍵詞】音樂教學;興趣;經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音樂新課程理念也同樣強調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培養他們聆聽,演唱,表演及演奏等各方面的能力,從而陶冶他們的審美情操。音樂教師如何誘發、培養、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以下是我的幾點經驗之談。
一、形象識記,誘發學習興趣
針對兒童年齡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兒童理解和記憶所學的音樂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小小羊兒要回家》這一課的樂理知識四分音符時,要是老師只是單純跟學生說明“如果全音符唱四拍,那么四分音符就唱一拍”。這種抽象的概念三年級的小學生難以理解。我運用圖形向學生講解:我們可以想象全音符是圓圓的一塊餅(課件出示:圓圓的一塊餅),而四分音符就是把這塊餅平均分成四分。它只占其中的一分。我們知道全音符唱四拍,那么四分音符應該唱幾拍呢?在進行節奏的訓練時,我從學生的內心感覺出發,將“拍子”的抽象概念與聲音的長短聯系起來,讓學生用熟悉的聲音的聲音表示:如小貓叫聲長、老鼠叫聲短;跑步聲音短,走路聲音長等。其次,小貓叫聲、老鼠叫聲和走路聲、跑步聲分別代表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使學生得到直觀的感性認識。接著,讓學生閉眼聆聽不同節拍的走步路聲和跑步聲,由學生用肢體語言把聽到的模仿出來,從而完成由聲音感知到動作感知的過渡。當學生掌握了節拍的時值概念時,就可以自己去編創簡單的節奏,如:
小貓叫聲:2/4 × - | × -|
喵 喵
老鼠叫聲:2/4 × × | × ×
吱吱吱吱
走路:2/4 × - | × - |
走 走
跑步:2/4 × × | × ×|
跑 跑 跑 跑
這些聲音都源于生活,學生創編時,隨手拈來。在這個聽、說、做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創新思維也得到了鍛煉。
小學生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要讓他們理解并掌握樂理知識,最好通過具體形象的圖形、事物,運用視覺感知的方法來幫助他們理解。如為了復習鞏固學過的音樂記號,我將學過的音樂記號:延長記號,強記號,弱記號,重音記號,連音記號,上波音記號,反復記號,這幾種記號拼湊成小鳥的圖案(如圖)。
先讓學生講出小鳥的眼睛,翅膀等均由什么記號組成,接著教師再進行講解和補充說明。形象生動便于識記。
二、編唱兒歌,激發學習興趣
音樂的豐富多彩源于創造,日常的音樂教學中,用創編兒歌的方法,形象生動,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闊學生的思路。
如在教五線譜的線數和間數時編了如下的兒歌,讓他們邊指邊讀:
張開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個小手指,就是五條線;
四個手指空,就是四個間;從下往上數,一二三四五;
好象上樓梯,越上音越高。
在教學常用的音樂記號時,也可運用這一方法,如頓音記號可讓學生邊做動作邊念:小小黑三角,尖頭朝向地。短促又跳躍,頓音別忘記。在讀這首兒歌時讓學生跟老師進行簡單的律動,從而加深印象,頓音記號也會深深“烙”在學生的心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游戲結合,增強學習興趣
音樂游戲是將學習音樂和做游戲緊密結合起來的一種活動,它把音樂教學滲透在游戲過程中。使學生在音樂中進行游戲,在游戲中學習音樂。我們將音樂知識和技能學習及對音樂的情感體驗與游戲活動融為一體,通過音樂游戲發展學生的音樂記憶力,想象力,和表現能力,更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音樂游戲的種類很多。按音樂要素可以將音樂游戲分為節奏游戲,音高游戲,力度游戲,音色游戲,曲式游戲等。例如:節奏游戲“搶座位”。讓參加游戲的學生戴上不同節奏的頭飾,在音樂響起時排隊繞著走,當音樂停止時馬上搶座位坐下,沒搶到座位的同學,要求他依次拍打出其他同學頭飾上的節奏。然后退出游戲,另請一人重復游戲。
四、借助手勢,培養學習興趣
多年一年級教學經驗總結:剛從幼兒園邁入小學的一年級新生,普遍演唱熱情高,可是音準差。因此,我在一年級第一學期就開始滲透柯達伊手勢,為了便于識記,我把七個音符稱作“音樂葫蘆娃”,學生充滿好奇,然后再告訴學生這七個“音樂葫蘆娃”也有各自的名字,它們分別是“do”“re”“mi” “fa” “sol” “la” “si”。接下來告訴學生,這些“音樂葫蘆娃”還喜歡玩手指操呢?(引出柯達伊手勢)。“你瞧!do是大哥,最有力!re愛爬山坡,看爬到半山腰了;mi最穩重;fa最想和mi做朋友,所以大拇指指向“mi”……”師邊做手勢邊說明,通過這些形象生動的語言,無形中拉近了學生與柯達伊手勢的距離。
一年級的第一學期,每節課我都會抽出5-10分鐘進行練習。低年級學生生性好動,我經常會運用游戲的形式進行訓練。如: “你來說我來做”(師唱唱名,生做手勢)。在初學時,學生最喜歡這一游戲,一個個學生爭先恐后,反應特別迅速,這種訓練方法不但很快完成教學任務,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當七種唱名手勢都掌握了之后,就可以進行“爬山坡”(音階游戲)了,把學生分成兩大組,進行音階接龍練習。在這一游戲中,學生你追我趕,誰也不示弱。一年級下學期時,就可提高要求了,可經常進行“聽音做手勢”(師彈琴,生用手勢揭曉答案)的游戲,答對者可以當“考官”,答錯者則要表演一個小節目。這一游戲可以鍛煉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覺習慣。
綜上所述,以興趣為主,精心設計各種教學形式,才能讓音樂課堂充滿快樂,才能讓音樂教學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