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乃源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我國政府主導下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然后提出政府主導下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對策及其實施思路。
關鍵詞:政府主導;旅游管理;信息化;必然性;實施
文中的政府主導的涵義,就是在目的地實施信息化戰略的過程中,包括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化網絡與配套信息服務設施的建設中,政府部門需要發揮統籌規劃、集資與投資、引導企業有序參與,并加強目的地相關利益主體間的信息合作與交流等方面發揮作用。
一、政府主導下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人類社會在經歷了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之后,如今已進入信息革命階段。信息革命的核心是當今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信息技術,即一個龐大的擴展的高新技術群,包括電腦技術、電信技術、廣播電視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數據庫技術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包括旅游業。根據IResearch的預測,到2010年網上旅行預訂的用戶數將達到710萬,龐大的市場潛力預示著巨大的市場商機。但同時要看到在線旅行預定市場的培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會呈現穩定的發展態勢。
1.旅游產品的無形性和不可轉移性。由于旅游產品的無形性和不可轉移性的特點決定了旅游業較少涉及實物運輸,旅游活動引發的主要是“人流”而不是“物流”,電子商務在旅游業中的應用對實物配送要求不高。
2.生產和消費的同一性。生產和消費的同一性使旅游者在開始旅游活動之前,沒有親身的感受很難對旅游產品做出評價,只能通過旅游企業的宣傳及親友的介紹來判斷旅游產品的價值。通過互聯網可以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提供給旅游者一個直觀的感受。
3.我國旅游產業存在不同管理模式的差異。我國旅游產業組成的實質性內容與國外沒有多少區別,但在管理上企業隸屬部門卻有很大的差別。并且,各個地方的管理體制也存在很大的區別,有的地區旅游局作為當地政府的行政職能部門,而有些地區的旅游局作為事業部門稱為旅游事業局。這種不同管理模式差異的存在的一個重要背景是我國對旅游業認識的變化以及我國旅游業本身發展的過程,導致了多種管理體制的并存局面。但是,有一條是一致的,即縣市級的旅游局一般都是政府的行政部門。
4.旅游企業的需求。由于市場不成熟,管理措施不配套,如2000年底,我國旅游互聯網由年初到年末這種喧嘩一時的局面就進入了“嚴冬時代”,真正能存活下來并有發展潛質的旅游網站只有利用行政資源,從政府啟動與政府工程相結合的旅游網站,如類似于2000年底由國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啟動的“金旅工程”,后者與廣州的雅途網合作推出金旅雅途旅游網。由國家旅游局負責實施的“金旅工程”是旅游部門信息化工作的典型代表。“金旅工程”可概括為“三網一庫”,即內部辦公網、管理業務網、公眾商務網和公用數據庫。經過幾年來的建設和改進,目前公共商務網已按照國際旅游專屬域名.travel命名為:中國旅游網(www.china.travel)。改版后金旅雅途網被替代,無論從版面結構到內容組成都有了很大變動,打造為中國旅游網絡營銷的總平臺的目標初步實現。
二、政府主導下旅游管理信息化對策及實施思路
(一)政府主導下的旅游管理信息化對策。
1.政府應積極扶植和引導。政府對于信息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發揮政府的促進作用可以節約信息化的成本。許多學者也認可政府的主導作用,主張政府在信息化過程中要有所作為,根據經濟學的一般原理,擁有自主權力的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時,會按照再優配置的原則配制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講也許體現了經濟的合理性。它也許是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
2.積極扶持旅游業信息化技術革命。進一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積極扶持旅游業信息化技術革命。國家旅游行政部門要積極構建全國宏觀發展框架,指導扶持大旅游企業、旅游網絡公司在信息化技術應用方面的嘗試。積極號召鼓勵旅游企業上網營銷或加入網絡公司系統進行銷售、與銀行和網絡技術商共同商定網上保密措施等等,如2000年底國家旅游局和廣州雅途合作的“金旅雅途旅游網”已顯示強大的生命力。另外,各級旅游行政部門在區域內也擔負起相應職責,以使旅游業率先實現現代化。
3.明確政府在旅游信息化發展中的職能:信息化規劃以宣傳目的地鮮明突出的整體形象和旅游品牌為重點,逐級展示目的地域市、景區景點、旅游企業、旅游產品等;信息化規劃實施過程中,由政府主導,整體規劃,并與旅游企業、行業協會、投資商等利益主體建立合作機制,鼓勵他們的參與,聽取他們的意見;信息化規劃運作方面,利益機制上,政府選擇適當的方式與企業共同出資,體現整體產業到具體企業的利益協調和相互聯動。
(二)政府主導下的旅游管理信息化實施思路。
1.政府資金的投入。公共產品是現代經濟學中一個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概念。旅游信息化在很多方面是為了方便游客,產生的是一種公眾利益,并不帶來直接盈利,旅游信息化中除網上預定以外的非贏利部分實質上屬于公共產品,應當主要由政府等公共部門來提供。市場是由理性的個體通過交易行為形成,交易的動機在于逐利,因此,對于無利可圖的產品,企業一般不愿負擔。很多目的地的旅游業都以中小企業居多,沒有資金和實力開展網絡營銷,被更多的潛在游客了解。政府部門對目的地旅游信息化進行統一規劃和運營可保證目的地營銷的整體性,同時帶動本地旅游企業的發展。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化是以整個地區的綜合性資源為基礎,單一經營者無論從主觀愿望還是客觀實力上很難綜合目的地的這些資源來完成此項工程。
2.資源的整合。以往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網站狀態分散,難以包容外部網絡和外部信息,使相當部分資源難以共享、業務不能防同。為此政府旅游部門可以建立一種集成的旅游網站,作為整合區域內各類軟、硬件旅游信息資源的目的地營銷平臺。按照“統一規劃,分級建設”的原則,營銷平臺提供的是框架和數據標準,具體的內容建設則由企業來完成。
3.營銷與技術整合。在目的地營銷系統網絡構建過程中,不能只唯技術是好,而要結合市場需求、把營銷與技術真正進行整合。合適的技術才是最好的,不一定最先進的技術是最好的;制定并落實技術標準,構筑我國旅游電子商廈;利用技術吸引人氣,提供交流平臺,加強客戶分析研究,營銷方案推陳出新;同時不能忽視傳統營銷方式,相反技術要與傳統營銷方式、傳統媒體結合,并從中吸取支持以彌補網絡不能解決集團旅游服務的特性問題以及傳統營銷對散客旅游服務又無能為力的缺陷。
【參考文獻】
[1]陳碩.城市旅游信息化初探——以杭州市旅游信息化建設為例[J].華東經濟管理,2009(08)
[2]林峰.旅游運營方略[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