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 顧玉萍
摘要:常州市武進區牛塘中心小學的“五小明星”,指“文明小使者”、“知識小博士”、“藝體小明星”、“科技小能人”、“家庭小幫手”,涵蓋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發展。在“五小明星”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學校理清了“五小課程”實施目標,充分挖掘地方課程資源,打造“五小明星”課程實踐基地,創新“五小明星”課程實施方式,設計了評價機制。
關鍵詞:校本課程;“五小明星”;課程開發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04A-0023-04
常州市武進區牛塘中心小學位于城郊接合部,因近年來地方經濟發展迅猛,外來務工人員急劇增加,學校流動兒童人數占學生數的70%以上,學生的籍貫遍布我國二十幾個省,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就有十多個。不過,走進牛小校園,你卻感受不到學生的城鄉差別,迎接你的,是一個個文明、大方、自信、能干的“五小明星”,他們有夢想,有追求,是牛小校園里積極向上的“追星族”。
“五小明星”,具體指“文明小使者”、“知識小博士”、“科技小能人”、“藝體小明星”和“家庭小幫手”,涵蓋了一個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既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體現,也是學生個性特長的張揚。“五小明星”課程對于教師來說,同樣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課程創新,需要教師注重實踐,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發展。
一、 設定“五小明星”課程目標
“五小明星”的提法富有兒童氣息,學生十分喜歡。“五小明星”課程要實現怎樣的培養目標呢?我們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做了如下設定。
“五小明星”課程總目標: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導向,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為根本任務,幫助學生提高身心素質和道德品質,提高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培養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為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和富有個性地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五小明星”課程分類目標:按照“五小明星”的基本內涵,分五個方面確定具體的課程目標。
1.文明小使者。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養成講科學、講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性;養成熱愛生活、樂觀活潑、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養成誠實守信、團結友愛的道德修養;增強遵紀守法、公平正義的法制意識;增強親近社會、熱愛祖國的公民意識。
2.知識小博士。幫助學生拓寬自然、人文、科學、世界的知識視野;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和良好學習習慣;指導學生讀書方法、學習方法和基本的思維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科技小能人。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學,了解科技對人類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增強科學意識,培養科學精神;通過科學探究、科技制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藝體小明星。幫助學生培養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和創美能力,提高全體學生的藝術素養;幫助學生增強健康第一、勤于鍛煉的健身意識,引領學生自覺參與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學習基本的心理知識,善于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使每位學生擁有一項藝術技藝、兩項體育技能、一項科技方面的特長,即“121”工程。
5.家庭小幫手。幫助學生養成感恩父母、孝敬長輩的道德品質;養成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性;增強自治自理、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二、 挖掘“五小明星”課程資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確保“五小明星”課程落實到位,并不斷提高實施水平,學校創造條件,校內、校外拓展了多個課程實踐基地,為“追星族”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1.建設好校內課程陣地
根據課程實施的需要,學校建起了1100平方米的“五小實踐活動中心”,設立了生物地理區、科技迷宮區、文化歷史區、七彩童年區、生存生活區五大區域,每一個區域有相應內容的物品或圖片展示,有可供學生動手體驗的實物或模型。比如,在科技迷宮區建有“三模”實踐室、百科知識學習室、科技苑等開放活動室,科技苑里又有傾斜小屋、電磁秋千、手搖發電機等實踐項目,還有二力平衡、奇怪的碰撞、大錢變小錢等有趣的實驗項目。
“五小實踐活動中心”服務于“五小明星”課程,是“五小明星”課程實踐與研究的資源庫與實踐中心,是學生們生存生活、動腦動手、做人做事的綜合實踐體驗館。在這里,留下的是老師和學生們“追星”過程中快樂的研究、思考和體驗。
2.充分挖掘地方課程資源
牛塘鎮地處美麗的江南,四季分明,人杰地靈。學校充分利用地方資源,開拓了六個校外課程活動基地:有中國國家級象牙雕刻大師肖劍波的“藝寶樓”,有金英玉農業生態培育基地,有專門進行廢舊材料再生利用的翔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綠色作物科技園,有查紅鑫家庭陽臺綠色果蔬苗株培育基地,還有專門制作“堆花團子”的手工作坊。這些“基地”都扎根于牛塘這塊家鄉的土地,孩子們平時都非常熟悉和向往。這些“基地”老總、老板幾乎都是牛小的校友,有的本來就是牛小的退休教師,他們都對牛小有特殊的感情,都曾為學校的擴建、發展自發地捐贈過資金,對孩子們來公司、作坊、家庭進行校外學習活動都非常熱情,從來沒有覺得是“討厭的負擔”。孩子們不僅可以在這些基地盡心盡情地學習、活動,還能得到真誠而熱情的指導和幫助,更重要的是,許多孩子都在這里萌發了志趣,放飛了理想!
3.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圍繞“五小明星”課程目標,學校進一步設計布置校園人文景觀和文化環境,重點建設“世界眼文化圈”“中國心大廳”“現代腦科技長廊”“五小明星星光大道”,創意設計“升旗臺文化”“道路文化”“走廊文化”“運動場館文化”等,特別是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師生共同設計和布置富有生機活力的文化環境,讓無形的教育理想依托于有形的教育意象之中。
三、 創新“五小明星”課程實施方式
2013年,我校在現有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推出“五小明星”校本課程,擬定了《牛塘中心小學“五小明星”課程綱要》和《牛塘中心小學“五小明星”課程實施計劃》。
根據課程目標及行動計劃,課程內容從必修課程、選修課程、文化社團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四個層面進行設計和安排,統一安排在周五下午的兩節課,以長短課的形式,通過學生自主體驗的活動方式實施。
1.“五小明星”必修課程
根據課程目標,開發實施“與吾有約”校本課程,納入課表,作為全體學生的必修課程。本課程以“五小明星”五個方面的思想情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要內容,著力提高全體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我們編寫了“五小明星”課程必修課校本教材,分低、中、高年段各一本,共三本。
2.“五小明星”選修課程
根據課程目標,我校開發并實施“五小明星”選修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計劃,由學生自主選擇,并以走班的方式實施。選修課程著眼幫助學生培養興趣愛好,發展藝術、體育和科技等特長。課程涉及人文類、科技類、藝術類、科學類等,具體內容有:兒歌童謠、繪本悅讀、英語兒歌、陽臺蔬菜、玩轉魔方、填色成圖、七彩小報、炫彩十字繡、捏橡皮泥、趣味七巧板、卡通人物畫、兒童劇表演、曲棍球、電腦繪畫等。
3.“五小明星”文化社團活動課程
在實施“五小明星”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基礎上,根據本校師資力量、學生發展需求等情況,在原有社團的基礎上,增設若干個“五小明星”文化社團,如“律動舞蹈隊”“快鹿田徑俱樂部”“高手繩毽俱樂部”“機器人高手訓練營”“起飛電腦繪畫館”等,進一步豐富學生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技藝特長。文化社團的項目由各教研組根據本組師資力量選擇申報,由學校審定后納入課程計劃,安排活動時間。
4.“五小明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依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圍繞“五小明星”培養這一主題,以校或年級為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學生走進社區、走向社會,引領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實踐中提高,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認知能力。
“五小明星”課程集中放在周五下午實施。周五下午的兩節課,采用的是長短課的形式,前20分鐘是必修課,主要以課堂教學的形式按校本必修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教學;后60分鐘是長課,是以走班的方式,或者是年級內的選修課程,或者是學段、學校的興趣社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等等。選修課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具有靈活性,老師可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按學期或學年進行調整,自主設計新的課程;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參加選修課程。
四、 參與“五小明星”課程評價
“五小明星”課程是牛小的原創課程,也是邊實踐邊研究的草根化的校本課程,是真正的摸著石頭過河。在這過程中,牛小的老師、學生還有部分家長都參與到了課程建設中來,他們也在實踐中不知不覺地成為了課程的評價者。每學期,我們堅持整體推進、全員參與、靈活多樣、自主創新的原則,采用多種方式開展課程評價。如:邀請校外的課程專家和校內骨干教師對“五小明星”課程編制的指導思想、課程目標、教材編寫等方面展開論證、指導;采用調查問卷、座談會、教師沙龍等方式對課程設置的合理性、課程質量進行檢測;通過學期成果展示、“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讀書節、巧手節)、評選“五小明星”等多種方式對課程實施后的學生培養效果開展評價;通過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師的課程實踐能力和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
在積極開展課程評價的同時,我們針對“五小明星”目標,改革了現有的學生評價方式。我們先后制定出《“五小”明星的綜合性評價》《“五小”明星的單項評價細則》及《“五小”明星的分項評價目標》,分低、中、高三個年段,每個年段的評價標準又分成達標、提高、發展三部分,分別滿足各類學生的需求。我們用新的“五小明星”評選制度替代以往的“三好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申報,評選出“五小明星”綜合獎,以及“文明小使者”“知識小博士”“科技小能人”“藝體小明星”“家庭小幫手”單項獎。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現狀主動申報相應的“五小課程”項目,實施自己的“追星”計劃和行動。
另外,“五小”明星的評選注重自我評價與集體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努力體現評價的多元性;同時關注學生發展的差異性,激勵學生在達到基本標準后,能有所發展、突破。通過這樣的一套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多元化的評價內容和相對完整的評價體系,培養全體學生爭先創優的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五小”明星課程,作為學校本土化的特色課程,堅持學校文化的正確定位與學生長遠發展需求的和諧統一,在開發過程中堅持粗線條規劃設計和實踐體驗自主建構相融合統整的理念,追求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創造的“全人”價值觀。人人有機會,人人有舞臺,人人都有自己觸手可及的“明星”夢想,并在“追星”的路上體驗樂趣,體會成功,持續進步,快樂成長!
責任編輯:丁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