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國華
【內容摘要】在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中,主體性教學法有很多滲透方式,課堂上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也是新課程背景下對于教師提出的明確的教學要求。教師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知識傳授模式,要讓過去的知識輸出逐漸轉變為學生自主的知識獲取,這是凸顯學生教學主體性的根本所在。只有讓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在課堂上得以調動才能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成效。
【關鍵詞】高中數學 主體性 教學 模式
想要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地位,這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積極做出更新。教師要有意識的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要讓學生們在多樣化的教學實踐中不斷促進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知。并且要在課堂上深化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些都是主體性教學應當實踐的教學目標。
一、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重要,這是展開主體性教學首先應當做到的一點。很多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仍然沒有及時做出更新,課堂上還是習慣透過大量的知識講授來幫助學生展開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其實這種方式的教學效率并不高。如果只是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來實現知識的吸收,學生很容易存在對于教學內容理解不夠透徹的問題。教師要轉換自己的觀念,要增強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要透過有效的引導與啟發來鍛煉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學生經過積極的思考與努力的探究后對于教學內容的感受會更為深刻,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吸收也會更加透徹,這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樣是很好的一種促進。
在進行“函數的單調性”這一節內容的教學時,教材中是引導學生運用正弦函數在一個周期內的圖像來分析函數的單調區間,再推論出結果。但是教材中并未畫出余弦函數的單調區間的具體圖像以及給出相應的總結,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生通過之前推論正弦函數性質的具體方法來推導出余弦函數的單調性,教師對于學生的總結再進行及時的評價,進而讓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有更為牢固的掌握。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過程,透過對于教學素材中相關內容的有效挖掘很好的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提供了平臺。經過有效的知識實踐后大家對于這部分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
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主體性教學法在實踐時的另一個關鍵點在于要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這一點在實際教學中也很重要。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才能夠為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提供更多的機會與平臺,也能夠給學生們創設各種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來鍛煉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與實踐能力。教師要善于展開對于各種教學輔助工具的良好應用,要透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形式的創設來深化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這同樣會讓學生的教學主體性更好的在課堂上得到體現。
在學習“橢圓定義”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時播放太陽系八大行星運動過程的動畫,引導學生觀察行星運行的軌跡,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后教師可以引入橢圓這一概念,并給學生展示通過平面截圓錐所得的三種圓錐曲線,然后通過多媒體來演示橢圓的形成過程。通過師生的討論及總結來引出橢圓的定義,并引導學生自己動手畫橢圓,給學生講解橢圓標準方程的兩種形式。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抽象的橢圓知識點以較為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夠有更好的發揮空間,大家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吸收也會更加透徹。
三、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同樣非常重要,教師只有對于教學過程有良好的把握,并且合理的控制整堂課的教學節奏,這樣才能夠保障學生們在課堂上有更多收獲,才能更好的展開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鍛煉,這也是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性的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
在學習“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內容時,在給學生們講解完基礎知識點后,教師可以留5分鐘時間來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根據老師所講內容,根據判別式的不同情況,畫出不等式的圖像,根據圖像分析當不等式為零時根的個數。這既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自己畫完圖可以由教師再次對重點內容進行粗略的講解,并幫助學生解決出現的一些問題。這樣做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并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容。對于課堂教學的結構有合理的調整不僅能夠保障整堂課的教學進度,也能夠讓學生們對于教學知識點有更好的掌握與吸收。
結語
在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想要讓主體性教學法更好的發揮其成效,這需要教師在教學觀念上做出更新。首先,教師要加強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這是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性的最為直觀的模式。同時,教師要有意識的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并且要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這樣才能夠保障學生們在課堂上有更多收獲,才能更好的展開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鍛煉,這也是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性的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 韋海賢. 高中數學課的個性化教學探析[J]. 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年09期.
[2] 劉輝.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調查及分析[D]. 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3] 劉有章. 談高中數學教學對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J]. 新課程學習(下),2011年0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龍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