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明娟
【內容摘要】情感價值觀是新課程強調的三維目標之一,教師用真情去感染學生,用智慧發掘數學魅力,激發孩子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情感共鳴,促進學生身心愉悅地成長。
【關鍵詞】數學 ?情感體驗 ?培養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動力作用——積極情感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而消極的情感卻是阻力。學生的情感領域是豐富的:學生遇到感興趣的內容,積極思考、認真應對;遇到不感興趣的內容時,就會出現注意力分散、走神等現象。我們的數學教學,如果能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思維,那么學生的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對于學生的學習,對于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習狀態容易受外界情感、態度、壞境等多重要素的影響。學生的情感依賴教師情感,教師情感影響著學生,更有甚者,有可能決定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認知情況、心理特征,有計劃地、有目的地營造“問題”的情境,培養孩子喜歡提問的習慣,以趣生疑,不斷地發現問題,用疑促發他們思維的火花。
2.營造生活氛圍,培養孩子的數學情感。數學是對世界的數量和空間關系的一種抽象,所以,在教學中要讓抽象的數學定義在生活中找到落腳點;另外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利用所學數學知識去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初步能解決簡單數學實踐問題。
二、尊重學生,力求轉變“角色”
人與人的關心愛護是相互的,尊重和信任也是相互的。師生之間也一樣。小學生是情感豐富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懂得合理利用,以情感人。
1.尊重學生的個性,承認差異。因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各有千秋,這種差異的存在教師要正確認識是客觀的、不可回避的,尊重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的潛力,多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能力、增長才干;讓學生通過相互討論、傾聽、評價、反饋、合作、競爭,達到彼此情感的交流,激發思維的碰撞。只有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靈活性、創造性才能得到長足發展。
2.轉變角色,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每個學生都有追求上進的愿望,教師要轉變角色,蹲下來看學生、要當好“小學生”,要傾聽、聆聽學生的暢言,隨時插問“不懂”的疑惑。在教學中對學生回答問題的精彩部分給予肯定表揚,在課間與學生交朋友,使他們喜歡你,愛上你的課,學生是很直接的,感情也是很直觀的,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有了老師濃濃的愛、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學生與教師在情感上容易產生共鳴,將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求知欲。
三、發掘數學本身的魅力,培養樂學的積極情感
數學教材本身內容較多抽象,教師要應用數學學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孩子,讓學生感到生活中的奧妙,感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現象有無窮的奇特,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學習沖動和探究愿望,形成向上的心理動力。如,學生已學習了平年、閏年后,教師讓學生做游戲,讓學生間隨意說出一個年份,老師隨口就能說出是平年或者閏年,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老師太“神”了?從而學習巧算方法。從學生恍然大悟、開心的笑聲中,我知道學生已體驗到了數學的趣味和奧妙,享受到了學數學的快樂。
四、家校聯手,共同體驗成功
成功是學生成長歷程中必不可少的情感體驗,它能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老師如能為學生營造更多的成功機會,讓學生享受成功帶來的樂趣,那將是集大成者。
通過家訪、家長會與談心等多渠道與家長溝通,多渠道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理解孩子的心思,教師引導家長主動參與配合學校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和諧環境。與家長交流其孩子的情況時,應該盡量多介紹孩子的優點,老師恰當地放大學生的閃光點,這正符合了每位家長的心理需求,也讓學生在自信的土壤里更快健康地成長。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提出適合孩子但不同的學習要求,給孩子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場所空間,給予充分肯定和贊揚,不斷鼓勵,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只有不斷地以正直、高尚的情感去熏陶教育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持之以恒,學生才能從心底里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五、提升教師素養,培養數學情感
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教學中教師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智慧發掘數學的魅力,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克服學習中的消極情緒,使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產生情感共鳴,不斷激發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保持學生探求知識的原動力。
培養積極的情感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循序漸進地把情感教育滲入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 向敏芬. 情感教學與中學化學教育[J]. 化學教學,1996年06期.
[2] 諸秋萍.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實施情感教學的探索[A]. 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 2009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汶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