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 伍文

摘 要 本文根據項目導向式教學理念對建筑結構課程中平法識圖教學單元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整合了課程教學內容,將教學單元細化為若干個工作任務,采用行動導向的引導文法+項目法進行教學,既使工作任務易實施,又利于中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的建筑結構課程的合理銜接。
關鍵詞 建筑結構 平法識圖 項目導向式教學 教學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2.044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Method of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Teaching Uni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LIU Xiang, WU Wen
(Hu'nan 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 Xiangtan, Hu'nan 411101)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of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method of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teaching uni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integr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refine teaching unit become a number of smaller tasks, adopt the action-oriented guiding text approach and project method, not only can make it easy to work tasks, at the same time is conducive to build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an have reasonable linking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courses.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0 引言
目前,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年)》中要求:創新高等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全面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高職教育職業能力本位的要求是職業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學院教師對建筑結構課程中平法識圖教學單元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嘗試,將教學單元細化為若干個工作任務,采用行動導向的引導文法+項目法進行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利于中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的建筑結構課程的合理銜接。
1 平法識圖內容在建筑結構課程中的重要性
(1)鍛煉學生對施工圖的理解能力,以及解決與結構相關問題的能力。該專業學生在畢業走入社會后的工作主要是進行生產第一線的技術工作,開展建筑結構課程主要使得該專業學生在工作中能夠理解建筑施工圖,并在此基礎上在施工過程中能夠解決一般問題。(2)為后續的建筑施工等專業課程做必要的知識準備。建筑結構課程應為建筑施工服務,后續的建筑施工等課程中將不可避免地要用到結構構件的知識。(3)為學生在畢業投身工作崗位后,能更好地發展職業空間而打下第一步基礎。而這第一步,就要通過建筑結構課程來實現,培養學生的結構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這樣,不論今后從事相關專業,還是本專業時,都能夠有自信勝任,并為發展或統領職業空間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在建筑結構課程定位中,對結構施工圖的識讀能力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和土建類相關專業中的重點培養能力之一,所以,加強學生對結構施工圖的識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但通過學生實習實訓情況來看,學生的識讀能力,尤其是結構施工圖中的平法識讀能力的掌握是有所欠缺,而這也直接影響了今后學生適應工作崗位時間的長短。雖然在前期會開設一些比如“建筑識圖與繪圖”“建筑構造”等有關課程,但是專業知識不同,想要熟讀并且能夠很好地識讀構造施工圖僅僅依靠這類課程是遠遠達不到預期目標的。所以,在建筑結構課程中必須要加入相關識圖課程,將這類課程相結合,教授學生,讓學生能夠很快地理解這個課程并熟練運用。
2 平法識圖教學單元的教學特點
所謂的平法識圖,指的是對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表示方法的識讀,平法的表達形式是混凝土結構設計施工圖表示方法的重大改革,它改變了傳統的那種將構件從結構平面布置圖中索引出來,再逐個繪制配筋詳圖的繁瑣方法,較傳統表示方法進行了簡化,更具有完整性和統一性,表達也更加直觀易懂,但對專業知識的要求也會更高。課程在引入平法時,由于課時有限,僅以目前工程界使用最多,圖集內容相對最成熟的11G101-1圖集展開授課,其他圖集由學生在掌握11G101-1圖集的基礎上自行學習。
在對學生進行平法識圖的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具有一定結構知識為基礎,與“建筑識圖與繪圖”和“建筑構造”等課程相比,平法識圖是有所不同的,學生要想讀懂結構施工圖,不僅掌握其制圖規則,還要具有豐富的結構構造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識讀結構施工圖時,保證其完整性和準確性。因此,學生只有從以上兩個方面入手,加強訓練,讀懂施工圖不是難事,另外,對結構工程師的設計意圖進行相應的了解,才能更加準確和順利地達到任務目標。
3 平法識圖教學單元的具體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平法識圖部分內容的學習,是在學生已基本掌握建筑結構構件的計算及結構構件的構造要求,了解了建筑結構體系,并且具備了建筑識圖的一般知識的基礎以后開設的。也就是說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因此,教學中應選擇適合這一時期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非常重要。我院改革并實踐后總結了行之有效的做法,采用行動導向的引導文法+項目法進行教學,將平法識圖教學單元的學習任務細化,分為四個工作任務,并與施工技術課程中的鋼筋工程學習成果相結合,以使學生更容易完成學習任務。具體是工作任務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的學習,通過學生自學11G101-1中平法制圖規則的內容,并在老師指導下現場參觀學院實習工廠中上屆學生在施工技術課程中所綁扎的框架結構鋼筋籠和其施工圖紙,來進行學習平法制圖規則。要求學生按要求選定其中一榀框架的鋼筋籠,進行拍照,并制作PPT來描述所選框架鋼筋籠中的每根鋼筋的名稱和其在平法制圖規則中的表示方法。
在這個工作任務中應先給學生發放該任務中要用到的結構施工圖一套,在參觀中教師應現場指導,并適當設置問題,以引導學生準確完成任務。
工作任務2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構造詳圖學習與框架配筋圖的繪制。
通過學生自學11G101-1中標準構造詳圖中梁、柱部分的學習,結合結構施工圖和工作任務1中所拍照片,繪制所選的一榀框架的配筋圖的立面圖和截面圖。
在這個工作任務中主要引導學生明確框架梁、框架柱中的每一根鋼筋的起止點和構造要求,在有疑問時,還可反復參觀框架結構鋼筋籠,進行直觀學習。并且在繪制框架配筋圖中,應明確配筋圖立面圖和截面圖的繪圖要求,注意培養學生的繪圖能力。
工作任務3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構造詳圖學習與鋼筋表的繪制與填寫。
進一步深入學習11G101-1中標準構造詳圖,熟讀結構施工圖圖紙,完成圖紙中一塊板、一榀框架的梁、柱的鋼筋表的繪制與填寫。
在這個工作任務中鋼筋表中鋼筋簡圖的正確繪制是工作重點和難點,教師應對該項加強引導。梁的鋼筋表范例如表1。
工作任務4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構造詳圖學習與鋼筋檢查現場檢查。
上一屆學生在施工技術課程中制作的一榀框架鋼筋籠中各鋼筋的長度、數量、規格是否正確。將老師發的結構施工圖、自己制作的鋼筋表與上一屆同學制作的鋼筋籠三者進行比較,檢查三者之間是否一致,如有差別,因分析原因,給出結論,并認真填寫鋼筋檢查表。通過完成這項工作任務,使學生進一步完善、鞏固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構造詳圖的學習。
表1 梁XXX基本信息及鋼筋明細表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更好保存學習成果,在工作任務布置時,一般利用班級QQ群、學院CRP系統發布任務,學生每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可將成果上傳至班級QQ群,在課堂討論評價前,教師可通過QQ群引導學生討論成果的完成情況,找出錯誤,提出修改意見。在整個教學單元的四項工作任務都完成后,每位同學應將修改后的工作任務成果最終成果制作成電子檔提交。
4 結論
在建筑結構課程中平法識圖教學單元的教學中,根據項目導向式教學理念進行了教學改革試驗,整合了課程教學內容,遵循由淺至深的學習規律制定學習工作任務,使學生參與動手制作。實踐結果表明,以項目導向理念為出發點的教學改革,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習由被動向主動的改革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對于平法識圖教學單元中的四個工作任務,可分為兩個層次,學生在中職階段完成工作任務1和3,在高職階段再完成工作任務2和4。因此,將教學單元細化為若干個工作任務,不僅使工作任務能易實施,還利于中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的建筑結構課程的合理銜接。
基金項目:中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合理銜接的研究 ?ZJB2013032
參考文獻
[1]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
[2] 馬丹丁,張建軍,吳學清.論建筑結構課程中平法識圖教學單元的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3(3).
[3] 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R].人民出版社.
[4] 李萍,丁雪艷.高職《建筑結構》課程改革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3(3).
[5] 任平,陳文香.中高職課程和諧銜接的問題與建議[J].職業技術教育,2010(25).
[6] 張東放.我中高職教育銜接的課程體系構建研究與探討[J].中國建設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