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通過分析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的辦學定位與生源質量、師資力量與教學設施、課程改革與專業學習、教學效果和實際效用等四個方面,指出了“必修型”大學英語課程定位的弊端,論證了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大學英語由必修課程改為選修課程的必要性。
關鍵詞 二本院校 大學英語 選修課 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2.091
On Necessity of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as an Elective Course in
Second-level Institute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
LI X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Gansu 745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econd-level Institute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orientation of running the college and the quality of student resource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taff and teaching facilities,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academic course study, and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the course and the actual utility of the language, points out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pulsoriness" of College English. It then proves the necessity of changing the course from a compulsory one into an elective one.
Key words second-leve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ollege English, selective course, necessity
0 引言
為了充分了解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大學英語的教學情況,本研究以甘肅省屬的七所二本院校為例,對專門從事本科一二年級學生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176名教師和4288名非英語專業在校本科生進行了問卷調查。①調查結果顯示,大學英語教學存在七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多數教師超負荷工作;二是教學班級班額過大;三是教學設施不夠完善;四是教學資源不能完全適應教學需求;五是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構成手外在因素影響過多;六是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時間隨年級的升高而下降;七是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獲得學位或畢業資格的規定不合理。②出現問題的原因除了辦學基本條件建設力度不夠和擴招的步子太大之外,主要原因在于大學英語“必修性”的課程類型定位。因此要解決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突出問題,應該對課程類型重新定位,即將課程類型由必修課調整為選修課。要做出這樣的調整,必須首先對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的四個關鍵問題即辦學定位與生源質量、師資力量與教學設施、課程改革與專業學習以及教學效果和實際效用等進行深入的分析,為課程類型定位的調整找到充分而合理的依據。
1 辦學定位與生源質量
從辦學定位來看,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中絕大多數的辦學定位無外乎教學型、應用型、地方性、技術性、實用性等,人才培養的規格方面并不突出研究性,而更強調人才的實踐能力,英語水平的高低與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弱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一味地強調英語課程的“必修性”的做法,顯然脫離了辦學實際,忽視了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
與一本和重點院校相比較,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的生源不僅在高考總分特別是英語高考成績上有明顯的差距,而且在學習目標的形成,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掌握,知識積累的廣度和深度,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也相對較弱,加之多年來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也進一步拉大,教學的難度也有所增加。如果無視這些情況的存在而強行采用相同的標準要求并衡量學生的學習,勢必會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最終導致“必修性”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在某種程度上流于形式,產生與制度設計者初衷相背離的結果。
2 師資力量與教學設施
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絕大多數由??茖W校升格而成,其師資隊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普遍存在。合校盡管使教職工數量大幅度增加,但專任教師的數量卻相對不足,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高校人員編制方面的管理又很嚴格,高校中富余的非教學人員只能靠自然減員,導致教師崗位的增加進程緩慢?!氨匦扌汀贝髮W英語使得修課學生人數和班級數量劇增,導致教師工作量普遍偏高,絕大多數大學英語教師疲于應付日常的教學工作,無暇進行業務進修,使得師資隊伍質量的提高不盡如人意。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大學英語課程的“必修性”加劇了大學英語師資隊伍數量不足和質量不高的態勢。
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中絕大多數盡管升本已過十年,但由于資金投入相對不足,加之多年來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教學基礎設施相對滯后,教學條件不能完全滿足教學的需要,教學場所緊張,語言訓練設備短缺,英語圖書資料不足,課外學習缺乏硬件支撐。大學英語教學設施相對滯后與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和招生人數增加有關,但更與課程的“必修性”有關,假如將全校一半學生每周必須花費4個小時學習的課程改成選修課,使相當一部分不喜歡英語課程或認為英語學習對自身發展及未來謀職沒有幫助的學生從英語學習中解脫出來,將對緩解教學設施緊張狀況無疑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3 課程改革與專業學習
從目前高等學校課程改革形勢來看,壓縮總學時而增加實踐課時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公共課學時不變的情況下,被縮減的只能是專業課,而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的學生本來基礎差,接受能力相對要弱,如果對專業課時再進行壓縮,只能導致學生專業不強,學藝不精的結果?!懊恐?學時,其中不包括課堂外所花的時間,……顯然,學習外語和學習專業的矛盾日益嚴重”。③由此可以看出,以大學英語為主的“必修型”公共課程在某種程度上干擾了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
4 教學效果與實際效用
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普遍存在的師資短缺和教學場所緊張的問題,導致了其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異化。本應按小班施行的教學均以大班為教學組織形式,本應強調人際交流、突出語言交際能力培養的技能課變成了教師為中心、知識講授為主的理論課。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由于學生人數過多,英語語言水平差異大,教學要求難以統一,許多教學活動設計無法實施,“滿堂灌”或“一言堂”便成為絕大多數教師實施教學的唯一選擇;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語言交流,英語語言技能得不到提高;許多學校施行的大學英語四級“必考”的規定以及四級考試成績在學位證和畢業資格方面的“一票否決”,又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將大學英語課堂看成了四級考試的復習課,英語語法和詞匯的掌握成了他們學習英語的核心內容,應試能力的提高成了他們學習英語的主要目標,忽視英語語言技能特別是聽說能力的培養成了普遍現象;相當一部分對英語學習無興趣、無動力而又不得不參加英語學習的學生常常顯性或隱性地游離于課堂之外,英語學習“費時低效”便在所難免?!皩W生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英語學習和應考準備上,……大學公共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④
我國高等院校中的大學英語課程絕大多數以英語語言為核心,課程內容涵蓋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文化和語言應用,強調“學英語”、打基礎、強能力,目的在于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人文素養,為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從事科學研究或就業等奠定基礎。從這里不難看出,大學英語課程的定位仍然側重“基礎性”,沒有脫離“通修類”課程的屬性,也就是說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與專業學習關系不大。試想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到大學二年級連續十二年的英語學習始終在“打基礎”而很少有運用的機會,有多少人能夠堅持下來?脫離專業學習內容的大學英語課程在多大程度上還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對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的學生來說,除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這條鞭子”的“威懾”和少數有考研、出國或其它特殊需求的學生之外,絕大部分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動力又在哪里?魏日寧和蘇金智經過調查分析后指出,“由于英語在我國是一門外語,民眾沒有用它進行交際的實際需求,所以學過英語的民眾中大部分人平時幾乎不用英語”。⑤
5 結語
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因辦學定位、生源質量、教學條件和學生就業去向以及所在地域的地理位置、經濟狀況和教育水平等,與其它類型和層次的院校以及其它地區同層次的院校有所不同,因而其大學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是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其大學英語課程性質及教學要求也必然不同于其它類型的院校。以上四個方面的分析結果也證明了“必修型”大學英語課程定位的確不符合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的教學實際,因此將大學英語課程調整為選修課勢在必行。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2012]GSGXG053)
注釋
① 李旭.西北欠發達地區二本院校大學英語教情調查——以甘肅省為例[J].隴東學院學報,2014(4):128.
② 李旭.“必修型”課程類型定位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基于一項相關調查[J].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1):73-75.
③ 蔡基剛.應用語言學視角下的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④ 包桂影,顧維忱.談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4(1):111-112.
⑤ 魏日寧,蘇金智.中國內地外語使用情況調查分析[A].趙蓉暉.國家戰略視角下的外語與外語政策[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