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棟才
【關鍵詞】 數學教學;課堂導入;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5—0112—01
一個巧妙而又正確的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的欲望和學習動機,同時還能起到聯結知識、溝通師生情感的作用。但用什么樣的導入方式,卻是應當認真推敲的。絕不能采用某種固定的模式,也不能機械照搬套用。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學生要選用不同的導入方式。如何設計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教師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筆者結合數學教學實踐經驗,對幾種有效的導入方法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 利用教學情境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是指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運用語言、圖片、音樂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渲染課堂氣氛,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學習新課。這種導入方式使學生感到身臨其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情境的創設,把生硬的灌輸變為生動有趣的探索。
例如,教學“等可能事件”一課時,筆者是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明天降雪的概率為80%,明天會下雪嗎?然后從多個生活實例中讓學生初步體驗等可能事件,從而引出新課內容。實踐證明,這樣從實際生活中引入新知,符合探求知識的規律。這樣安排,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親身經歷了數學問題的產生過程,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和無限趣味,逐漸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巧妙設計問題導入新課
問題是開啟科學大門的鑰匙,是學習的根本動力。沒有問題,就難以誘發求知欲。而提出適宜的問題,就能使學生產生求知欲,進入學習狀態。初中生對具體生動的事物興趣最濃,尤其對他們熟悉的生活問題極為感興趣。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應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引入新課,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講“圓周角定理推廣的應用”時,可這樣設計:1.大家知不知道“破鏡重圓”這個成語?它是什么意思呢?2.小梅不慎把一個圓鏡子掉在地上,打成了碎片,其中有一塊碎片帶著大半個邊緣。小梅想重新買一個同樣的鏡子,你能想辦法幫助她由這塊碎片重新畫出這個鏡子的原型嗎?這樣課堂內容就在學生的生活基礎上鮮活地呈現出來。然后引發學生探究畫出鏡子原型的方法,即已知圓弧的一部分如何確定圓心和圓的半徑。這為最后利用圓周角的推廣打好了基礎,并順利地導入了新課。
三、通過類比、聯想導入新課
類比就是當兩個對象都有某些相同或類似屬性,而且已經了解其中一個對象的某些性質時,推測另一個對象也有相同或類似性質的思維形式。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與之相似的另一事物。采用類比、聯想導入新課簡潔明快,同時能高效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時,可以從全等三角形性質為例類比。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對應線段、對應周長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的這幾組量是否有相同的性質?這種方法使學生能從類推中促進知識的遷移,發現新知識。
事實上,在數學解題時,也常采用類比、聯想的方法,即根據命題的具體情況,從具有相似特點的數、式以及相似的內容、性質或相似的圖形進行類比、聯想,尋求解題途徑。
四、利用實踐導入新課
人的認知過程是一個實踐和認識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要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操作、實驗去發現規律,主動獲取知識。這樣教學,學生印象會更深刻,掌握知識會更牢固。
例如,在講“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時,可讓學生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拼在一起,在實踐中總結出內角和等于180度的結論,使學生體會到發現真理的樂趣。這種導入新課的好處在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克服懶惰思想,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實踐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回答和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