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
摘 要:當前世界的競爭,最終就是人才的競爭。我們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抓緊培養緊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從現今河北省高級技能人才的情況出發,研究導致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數量和質量均不能滿足社會發展要求的原因,并且提出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應從地方各層次學校、企業、和政府的角度拓展培養思路,為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培養提出了相對可行的參考方案。
關鍵詞:高技能人才 培養 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a)-0189-01
人才是一個國家的發展之源、興業之本、富民之路。高技能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企業核心能力、促進產業優化改造、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多年以來,河北省委、省政府極其重視高技能人才工作,采取一系列相關措施,努力培養高技能人才,但是現在高技能人才培養評價等相關體系卻還無法滿足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高級技能人才的缺乏已經成為制約河北省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因此為保證我省經濟快速發展,努力進行對高級技能人才的開發,快速增加高技能人才儲備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內容。
1 河北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問題分析
1.1 對人才理念認識定位上的偏差
我國現階段普遍存在“輕視職業教育,重視學歷教育;輕視職業技能,重視學歷文憑”的傳統思想,沒有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高技能人才的發展,在社會和企業中高技能人才地位較低,沒有得到應用的重視和尊重并且社會經濟收入較低,長年得不到提升。
1.2 培養和培訓的局限
現在的教育方法與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法存在嚴重缺陷。沒有按照經濟需求導向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及教學內容設置進行相應規劃,理論脫離實際且有嚴重的專業雷同情況存在,造成供給與需求嚴重不平衡。而且由于沒有充足的教育經費,學校規模較小,相關教學實驗設備老化,畢業生社會收入不能到很好保證,從而造成在短時間內難以快速培養出大量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1.3 激勵機制存在問題
高技能人才能力評價難以滿足社會現行要求,嚴重制約了高技能人才的發展。高技能人才評價、培養、使用與激勵環節不統一,造成了評價應有的作用難以發揮。絕大多數的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還是相對不高,并且工資收入保障機制較弱并且缺乏應有的穩定性。沒有健全的激勵機制和行之有效的獎懲措施,高技能人才的本身價值得不到體現,使技工職位對人們的吸引力越發減小。這種現嚴重妨礙了高技能人才進一步發揮自身能力,從而導致國有企業經常性高技能人才流失。
1.4 政策的局限性
政府缺乏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制,缺乏建立和協調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相關部門,缺少合理的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規劃,對于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不夠重視,資金投入嚴重缺乏。對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由于人事部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造成社會辦學力量這一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沒有相關法律法規保障以盈利而進行職業培訓的社會力量的相關權益。這不僅導致了沒有相關法律依據對這些組織進行管理,而且也挫傷了社會辦學力量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了高技能人才培養伍的發展。
2 加快促進河北省高技能人才建設對策
2.1 提倡建立正確的高技能人才理念
要進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政府應該努力改變社會的價值觀念。要下大力氣營造崇尚勞動、尊重技能、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提升高技能人才社會地位的效宣傳要靠政府機構進行強化。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能力比賽、能力論壇、能力咨詢等活動,從而不僅提高高技能人才能力水平,也加強社會對他們的關注程度。要樹立模范典型人物的示范性作用。充分利用多種媒體,如:網絡、報刊、電視、廣播等進行大力宣傳,形成尊重高技能人才、爭做高技能人才的良好社會風氣。
2.2 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高級技能人才是隨著社會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人才,要產生這種的高技能人才必須要通過正規的教育與培訓。(1)在培養高技能人才方面企業要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強化校企合作,發展企業實訓基地的建立,將技能知識、學校教學與企業實地練習相結合,努力發展“協議式”的培養模式。(2)努力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教育教學創新,完善教育教學方法,重點培養專業技術技能,強化對新知識、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學習,充分發揮它們在培育高技能人才中的關鍵作用。(3)積極提供相關信息,加強評估督導。政府應廣泛應用現代網絡技術、遠程技術,普及多媒體技術,定期在社會上收集和發布與勞動力相關的信息、緊缺人才的薪酬社會價位,引導缺乏職業的培養。開展遠程職業教育,充分開發,廣泛利用社會資源,為更多的人提供相關的培訓服務。
2.3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
建立健全我省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制度,要構成以政府為引導,以企業獎勵為重點,并增加必要的社會榮譽為輔助,對做出重大貢獻的高技能人才給予大量社會榮譽并發放重獎。提倡有條件的企業按照國家統一標準進行技師的鑒定、評審和聘用,使用技師的社會化考核與企業自身技師考評相結合的方法。要進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工資津貼,逐步落實高技能人才與相應專業技術人員,如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助理、工程師等在薪酬福利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2.4 政府大力給予相關政策支持
政府各部門、各行業組織要按照產業結構發展的要求,關注社會需求信息,努力改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需求相脫節的情況,保證以市場為導向培訓模式的實效,進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協調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與社會其他層次的各類人才的培養,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企業推動、行業配合、學校輔助、社會支持、個人努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新模式。另外抓住考核評價和資格證書發放,要使培訓與考核統一標準,保證市場化培養的人才質量,要建立與企業需求聯系緊密的培育快、作用好、薪酬高的高技能人才發展模式。強化政府部門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統籌監管,進一步加大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資源投入,建立多渠道資金吸引機制,形成政府、社會、企業、個人多渠道的高技能人才培育體系建設投入模式。
發展河北經濟,壯大河北實力,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培養形成大量合格高技能人才是加快我省產業結構發展,促進河北經濟又好又穩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源保障。這就要求我省各界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營造出良好的氛圍,使我省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問題能進一步解決。
參考文獻
[1] 莫玲玲.高職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職業,2012(12):165-166.
[2] 劉建明,王化旭.高技能人才的內涵與培養途徑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1(1):134-136.
[3] 張鑒.創新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3):14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