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自發
摘 要:從現今社會的發展速度來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已經迫在眉睫。為了使學生在未來能更好的發展,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是教育改革當前重點研究的方向。尤其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從而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在這個大環境下,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滿足了社會發展需求,對于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課堂 小學數學 低年級學生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a)-0226-02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國際化不斷加強,在教育改革和創新上,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1 深入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培養和重視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以往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多的弊端。在有限的資源環境下,學生遵循的是課堂上教師講解,學生聽課的模式;課堂下,學生練習和做作業的陳舊模式。這種教學制度下學生形成的是很呆板的學習思維思路,很多學習技能得不到提升。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起著主導的作用,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很多時候都是潛移默化的。
教師要積極推行新的教育改革制度,培養和重視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增長,為學生提供各種使用數學知識的機會,不斷開展數學方面的自我探究成果展示活動,使學生從不同教學模式和活動中,體驗到數學學習帶來的興奮、愉快和充實的情緒體驗,從而強化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且有效拓展了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知識面,讓小學低年級學生廣泛地進行數學學習,享受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快樂,感受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成功地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實踐應用目的后的震撼和喜悅。與此同時,運用多種數學課堂教學技巧,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情況,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相關知識點的細節理解題中,比較簡單和易答的題目,就讓學習成績稍差的同學先討論、思考,然后回答;在進行分解、推理判斷和綜合運用等難度偏大的題目方面,就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采用合作互議的方式先讓學生自己理解、探究和解答,再推舉小組中平時不愛發言的成員來回答,讓其他成員幫助,并進行補充,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在課后的輔導過程,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數學知識的課后鞏固,讓小學低年級學生充分理解新的知識點、有效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公式運用等,達到有效輔助的目的,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是學生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重要基礎,因此,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直接聯系和影響。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根據低年級學生的愛好、生理、心理和年齡等方面的特點,采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全面發展。在現有的教學資源下,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注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更要讓學生養成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意識。例如:在進行數字5的認識時,教師拿出5多花,讓學生進行辨認,將學生分成5個人一組,讓學生學習;然后,讓學生自己尋找與5相關的東西,用自己手中的東西組成5這個數;最后,教師給以合適的評價,激勵小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展示,教師可以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
人類的潛力是無窮的,比如數學里面經常有奧林匹克競賽,這個是需要教師平時注重的培養學生的高難度的思維模式,學生才能以敏捷的反應力快速的解答這些數學題。社會上也存在這樣的數學知識競賽,不受年齡的限制的。所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可以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增強,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最終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不斷提高。
2 注意數學教學的過程和質量,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模式
小學生是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的群體,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的教學質量,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和智能水平,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模式,才能使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不斷提高,從而讓小學生愛上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要注意課堂氣氛的調節,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大膽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學會去解決問題。教師在數學教學時注重教學過程,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在學習數學新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要盡可能多的給予幫助,提高學術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激發他們在數學上的求知欲望。
一道數學題牽涉的數學知識點可能不只一個知識點,而且解答的方法也有可能多種多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擔當著主導的角色,輔助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索解答的方向。教師要注重和學生的交流,并正確的引導學生。小學生的承受力處于很弱的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困擾。如果方向找對了那么會覺得豁然開朗,如果方法用錯了就會如進入死胡同,處于迷茫的狀態。例如:在進行人民幣的學習時,教師分別拿出1角、2角、5角和1元面值的人民幣,按照順序讓學生認識,并告訴小學生每個面值可以買到的東西,從而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人民幣,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去尋找生活中常遇到的數字。教師要及時的關注學生的進度,注重每個階段的教學質量。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并嘗試解決,在不影響學生獨立思考的前提下,配合并促進他們解決問題。
數學教學是教師運用數學語言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教師教學的時候要準確的運用數學語言表述數學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促進學生數學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再加上小學生好奇心比加強,會經常向身邊的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要正確的引導學生養成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讓學生愛上數學。
3 探索和反思教學方法,注重實踐創新
時代在不斷進步,科技在日益更新,國家對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斷的變化,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也要注意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創新。只有不斷更新的教學方法和培養學生的自我提升意識才能鑄就符合時代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數學課堂上,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會不斷的創新從而想出不一樣的解決方案,教師在遇到這些不定狀況下提出的問題時就需要去研究出新的方式進行教學以適合這樣的數學知識點,改進并創新是同步進行的,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學中實踐新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進行大于號、小于號和等于號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粉筆來解釋各種符號的意思,分別將相同顏色2根粉筆和2根粉筆、2根粉筆和3個粉筆、2根粉筆和1根粉筆擺放在一起,然后中間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分別表示大于、小于和等于,引導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如:為什么2根粉筆要大于1根粉筆,培養學生大膽發言的積極性,通過反復提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愛上數學。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注重課后的學習和鞏固,讓學生掌握重要數學知識運用形式,例如:課堂教學中的重點知識、計算公式、解題技巧等,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圍繞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互動學習交際活動時,例如:將課堂上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將數學知識延伸到其它科目的學習中,從而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面。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有很多方面是需要反思的,不僅要反思現狀,也要反思教學的成功所在和不足之處;不僅要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也要客觀的從實際上解決問題。例如:教師要經常反思,低年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上課時注意力很不集中,經常是以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認識新的事物,如果遇到感興趣的知識點,他們則會全神貫注的學習,反之,則會經常開小差,致使學習成績出現較大差異。總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想要有效的進行教學,必須要養成反思的習慣,從反思中感悟和提升教學水平,注重實踐創新,在實踐中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
4 結語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要養成反思的習慣,在反思的過程中探索新方法,只有不斷的創新,數學教學質量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讓小學生愛上數學。
參考文獻
[1] 楊潔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 李舒豐.對于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若干想法[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8):75.
[3] 楊小生.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三·三”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1):21-23.
[4] 徐美瑩.新時期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探究[J].中國職工教育,2013(1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