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高中地理教師應當強化教學研究,將探究式學習方法引入到地理教學之中,重點抓住啟發學生質疑探究、實施合作學習、研習高考范題以及聯系生活感知等方面要點,體現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主動性和主體性,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地理綜合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探究式學習;分析研究
一、設置情境鼓勵學生質疑,以設疑貫穿地理學習過程
設疑和鼓勵質疑,對提升學生思維有效性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以設疑和質疑為抓手,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可以更好地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要點、提高能力水平,是體現新課程改革要求的重要舉措。教師的講解雖然能夠給學生完整的答案,但是卻不能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教師應當著力設疑并鼓勵學生質疑,讓地理學習活躍起來。例如地球自轉偏向力的研究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課前選取了一些相關的素材,在課堂上進行質疑,有學生提出北半球的車都是沿著道路右側行駛,繞場短道速滑的方向都是逆時針,鐵路鐵軌右半邊比左半邊磨損嚴重等現象,需要進一步研究。筆者針對學生質疑的內容,鼓勵學生進行深度的研究,并列舉了生產生活中一些類似的現象,融合進學生的質疑內容之中,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學習,可以較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研究的興趣,也能夠為接下來的學習活動明確方向。只有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進行質疑,才能夠讓學生真正融入到互動之中,也可以實現學習難點的把握,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當進行拋磚引玉,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引導和點撥,始終保持教學勁走松緊適度、進展有力。
二、鼓勵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以集體智慧突破學習難點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多種形式的合作研究提升能力,促進教學成效提升。筆者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始終秉承這一理念,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具有明確的方向,其次是構建恰當的學習載體,尤其是要建立合作小組,提高學習研究的深入效果,另外還要為學生搭建交流辨析的平臺,從而達到提高與完善的效果。例如在《城市空間與結構》內容的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筆者首先對學生進行了分組,學生每6人一個小組,明確牽頭的學生,組織全體學生開展研究活動。其次,為了體現對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以及突出學習的重難點,教學中結合教學目標任務專門設置了思考題:城市功能區可以細化為哪些類型?其形成受哪些因素影響?并要求學生結合投影出示的具體案例進行逐一分析。這樣的教學環節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大家一起開展研究分析活動,遇到不清楚的內容還可以集思廣益,在最后答案形成的環節進行智慧的集中,從而實現答案的進一步優化。這樣的過程就圓滿實現了學生個人學習研究與集體智慧的結晶,有助于提升重難點突破的效果,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借鑒歷年地理高考試題,以案例分析增強探究能力
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成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解題技巧的一個重要路徑,就是參考和借鑒往年的高考試題,以此為載體進行學習研究,效果較為明顯。每一年的地理高考試題都是經過諸多專家精心研究才設計出來的,具有導向作用,也充分考慮了學生知識點掌握與能力培養等諸多方面,強化地理高考題的研究,能夠增強學生的實戰經驗,提高答題技巧,有助于地理學習成效的提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題目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在腦海中形成答題的框架結構,強化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并組織有效語言進行表達闡述,從而高效答題。例如某直轄市往年地理高考中曾有如下題型:要求學生從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因素等方面,對某省的主要氣候特征進行分析研究。在這一題的教學中,筆者側重于從方式方法以及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引導,要求學生首先將本題中的有價值信息篩查出來,思考解題的框架結構,學生總結出緯度、海陸位置、地形地貌、海拔高度等角度的信息有助于準確答題。接下來引導學生將相關的答題要素之間邏輯關系整理出來,以“氣候特征”為主要方向進行闡述,挖掘出地形特征、地理位置與氣候特征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逐層深入地分析研究出這一題的答案。筆者引導學生以高考范題為例開展探究,其主要目的在于教會一種思維的方式與解題的路徑,提升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思維研究能力,提升答題技巧。
四、注重聯系實際教學,以生活感知提高理解效果
地理學科是一門建立在自然現象研究基礎上的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教師可以著眼于生活中的多種關聯因素,對學習內容進行補充與完善,以實現增強教學形象性和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標。筆者在教學中注重結合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表現,開展啟發引導活動,以此引領學生深入地學習研究,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點和培養思維探究能力。例如筆者要求學生結合自己在地理學科所學的知識,思考一年四季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夏天晝長夜短是什么原理?浙江主產茶葉與地理條件有著什么樣的關系?等等。筆者還結合教學內容布置一些調研任務,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增強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鞏固效果,如分析研究本地區城市空間布局的特點,分析其科學性與利弊,提出合理化建議等等,讓學生學以致用,培養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楊宗軍.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3)
[2]陳艷霞.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0(18)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冠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