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剛
【摘要】學習習慣,是指學習活動中形成的固定態度和行為。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促進學生取得較好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俄國作家托爾斯泰曾說過“好的習慣使人成為天才,壞的習慣能使人成為囚徒。”可見,有一個好習慣能使人終身受益。因此,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能夠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內部動力因素。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提高課堂效率,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強調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預習是促使孩子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課前預習讓學生做好了,很多教學內容就可以放在了課前,在預習中解決,課堂上花少量時間檢查一下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就可以抓住重點、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學生通過預習已掌握的教學時一帶而過,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生課文學習的重點和學生學習的難點上,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通過預習,初步進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學懂,什么地方還不會,心中有數,會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難于理解的知識上,從而使他們聽課的指向性更加明確。這樣,在學習中對不懂的地方,他們會聽得更專心。這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為上課創造了有利的心理狀態,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礎;用教育學的理論說,帶著問題上課,求知欲更強,變被動為主動,預習中獨自弄懂的內容,經過了積極思考,就難于遺忘。預習中沒有弄清的問題,經過了一番思考,聽課時豁然貫通,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印象經久不忘,可以大大提高聽課的質量。
二、注重閱讀,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說明閱讀在提高語言文字功夫上的重要作用。我在語文教學中經常組織讀書活動,讓學生博覽群書,擴大閱讀面,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在閱讀時分門別類積累語言,例如:積累描寫一年四季中不同景物特征的詞語、句子;這樣積少成多,正確地引導了學生的閱讀,為學生以后的作文創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有些學生可能是生活的環境比較封閉或者范圍比較狹小或者性格內向,上課發言時不敢大聲講話,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發展,為此,在閱讀時,對于一些優美的詩、詞、短文我都要求學生放聲朗讀,讀出情感,讀出意境,讀出激情來。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時我和學生一起讀,一起悟,一起放聲高歌。為了把愛讀書的習慣延續下去,我還利用家長會和網絡等平臺與家長進行溝通、聯系,讓家長在家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閱讀,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讀書環境,久而久之,學生便會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
三、營造氛圍,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結合本班學生狀況實際,生活環境實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空間,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我校一位低年級語文教師學以致用,課堂上我們隨時可以聽到她那“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生字、詞語”“你愿意讀哪個詞就讀哪個詞”“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們聽聽”“讀得真好,再加把勁,相信你會讀得更好。”等等鼓勵學生的話語。分組、開火車、男女同學競賽閱讀等形式,總是讓人難以忘懷。每個教學環節都滲透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學生有意識的自主學習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教師有意識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自信地讀和說,盡情地去體驗,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積極、愉快地參與學習,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非常有意義。
教師應時時牢記,深刻理解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耐心啟發和幫助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生活實踐的體驗中,去感悟學習內容,從語言表達的認識歷程到語言實踐,從而提高理解語言的能力,讓學生獨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學習。學生學習有了自主性,才會主動學習,才會有思想,有個性,才會有思維的活躍、潛能的發揮,也才說得上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缺乏自主性,習慣依賴于老師的指揮被動地學習,學生是不可能有好的學習習慣的。
四、經常鼓勵學生質疑,養成探究學習習慣
教師蹲下來,以幫助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無疑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百利而無一害。古人云:“學貴有疑,學則須疑。”教師應經常性創設情境,努力展現課堂教學中學生內心生活的真實性,鼓勵學生敢于亮出自己最原始、最樸素的觀點。讓學生隨時質疑,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表達。不唯書,不唯師,敢于標新立異,敢于自出心裁,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意識地活躍學生思維,讓學生養成勤于動腦,善于思考的習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探究學習的第一步,這樣做是為確定探究學習目標作準備。教師質疑問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它既誘發了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同時還能使我們教師了解到學生的期待視野,使教學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教師經常性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敢疑、敢問,充分發揮他們的創新潛力。這樣一直堅持下去,學生良好的探究學習習慣也就逐步養成了。
習慣的養成也非一朝之功,需要學校和教師的長期堅持不懈。培養小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必須從點滴做起,不斷積累,良好的習慣就會逐漸被學生養成。我相信,小學生如能養成這些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必將是“好習慣,益終身”,不愁學不好語文學科。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