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
摘 要:當代女大學生在高校中的消費情況愈加復雜,需要多方面的分析,并由于她們的價值觀決定了她們的消費情況,她們的消費同時也影響著她們的價值觀,需要高校、家庭等社會各個方面共同引導當代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走上更健康的人生之路。
關鍵詞:高校;女大學生;消費;分析;引導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成果不斷擴大,以及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消費主義的持續影響,當代的大學生呈現出了與父母輩迥異的消費觀念。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即是他們價值觀的展現,同時消費觀也在影響著價值觀,本文希望通過對當代大學生中的一個群體--女大學生進行消費情況的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對于樹立正確消費觀念以及健康價值觀的引導方式。
一、消費情況
1.消費經濟來源。高校女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包括,家庭支持,自己兼職等,經濟主要來源是家庭給予占了絕大多數,分別達到了81.76%,96%,96.7%其余的經濟來源方式有校內外兼職,獎學金,助學金等等,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大部分有家庭經濟支持以外經濟來源的同學,其自己獲取的收入只能作為零花錢。
2.消費方式。高校女大學生消費的方式包括實體店消費,網絡消費等,其中網絡消費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逐漸成為高校女大學生消費的重要途徑,有過網絡購物的經歷占到了48.3%,而沒有購買過,但是曾經上網瀏覽過淘寶,阿里巴巴等網上商城的占了40.5%,完全沒有這類行為的只有11.2%。
3.消費水平。女大學生消費水平大體上來說是適中的,800元到1100元占36.27%,500元到800元占31.15%,1100元到1400元占了14.14%。大學生消費水平離散趨勢顯著,個體差異較大,呈現不平衡的狀態。因家庭貧困或者個人十分節儉等原因,消費在500元的女大學生占了13.32%,而家庭條件較好,花錢比較“大手大腳”的女大學生,消費在1400元以上占5.12%,說明了中間水平的群體數量占到了絕大多數,這也能看出我國近年經濟的大發展。
4.消費選擇。高校女大學生有著諸多消費可選項,絕大部分的開支用在了飲食、通訊、服飾以及學習發展這幾個方面,其中飲食消費為主要支出的女大學生占了92.3%,而通訊、服飾。學習發展方面消費為主要消費的女大學生分別達到了56.9%,51.2%,44.4%。
就以服飾及化妝品需求為例,社會發展到現代,服飾用做保暖用途的女大學生占了17.3%,71.6%是出于社會交往,展示自身的目的。還有11.1%是出于自我實現,獲得成就感滿足感的需求來消費的。同樣體現在化妝品消費中,用于功能性護理的用途來消費的比例為89.0%,美化自我形象的目的55.7%,而25.3%是為了增進自信而消費。33.7%注重考取駕駛證,資格證書等發展性消費由以上這些,都可看出高校女大學生消費的多樣化與層次化趨勢。
二、女大學生消費的引導
1.取之有道。由于傳統意識、社會風氣等原因,女大學生的消費經濟來源主要還是來自于家庭,由于現在經濟條件提高,許多父母秉承著“女要富養”的理念,對于女兒的經濟要求往往有求必應,甚至出現了一定要蘋果三件套才去上學,這樣對于家庭的負擔增加,也不利于未來的成長。隨著高校的宣傳教育,媒體的輿論指導,個人的獨立意識日漸加強,依靠自己勤工儉學以及獎學金來消費的意識也逐漸增強,這是值得鼓勵的。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不少女大學生通過賣淫等非法手段來獲取資金進行消費,需要我們高度關注,做好女大學生的經濟來源方面的引導工作。
2.張弛有度。現在女大學生的消費水平處于社會中上,但是在女大學生群體中,消費水平離散程度高,“貧富差距”十分顯著,消費較低往往是因為家庭困難等原因,部分學生因此有較大的心理壓力,甚至產生了自卑心理,使得人際交往減少,甚至會引發同學間矛盾,出現走向極端的例子。而消費高的主要是家庭條件,富裕的同學會購買奢侈品,較為昂貴的數碼產品等,通過這類“炫耀性消費”來展現財力,體現自己的經濟地位,這樣易影響校園風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和他人平等交往,影響到了人際關系。高校應做好宣傳教育,減少此類行為發生,并且和學生家庭做好溝通,在家庭方面施加好的影響力。
3.三思后行。高校女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可以分為生存型消費,發展性消費,和享受型消費,現在非生存型消費如名牌服飾,數碼產品,化妝品以及交際消費等已經占到了68%,然而由于女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自尊性較強,好面子,容易在外界、他人的影響下進行消費,因從眾心理等原因在流行浪潮下盲目消費,極易形成不合理的消費。針對這一現象,高校可以多開辦相關講座,改正女大學生相關認知,正確引導女大學生消費。
4.識財理財。在上大學之前,絕大多數女大學生的支出情況是由父母一手掌控,每天,每周如何花,花多少都由父母安排,缺乏全面理財的能力,成熟,科學的消費觀念。進入大學后,需要自己獨立理財,容易發生“月初花天酒地,月末饅頭開水”的現象,僅有9.1%在賬戶上有存款,而有10.4%的學生完全不清楚每月花銷。這對于學生的生活和發展都是不利的,學校需要和家庭做好聯動、對接工作,盡早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理財的能力,保證大學生活的平穩展開。
參考文獻:
[1]郭小園.西安市女大學生消費行為與營銷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2.
[2]王克妮.基于生活型態的女大學生化妝品消費行為研究—以廈門大學為例[D].廈門大學,2014.
[3]戴燁.當代女大學生消費心理探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
[4]蔣美華,杜志云.當代女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研究[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2.
[5]褚寶良,馬倩影.探索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及發展趨勢[J].商場現代化,2010.
[6]樂均斌,莫佩琪,唐云峰.當代大學生消費調查及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