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雁?劉穎鈺?吳東敏
摘 要:京津冀協同發展策略將會對京津冀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帶來影響,高職英語課程應立足服務區域經濟,緊跟市場變化,使保定市高職院校培養的高技能人才達到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關鍵詞:高職英語;高技能人才;京津冀
本論文為2014年保定市社科聯課題研究項目《高職英語課程在保定市對接京津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及發展探究》研究論文。課題編號:474-D-63。
今年年初中央明確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思想,保定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將面臨更高的要求。作為服務區域經濟人才培養的重要部分,保定高職院校應重新審視人才培養要求。英語語言技能作為高技能人才必備素質之一,也是適應國際化標準的必備素質。保定高職院校英語課程存在著模式和思維陳舊等問題,通過結合各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和調查崗位英語能力需求,探討轉變高職英語教學,真正發揮高職英語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對培養出適應京津冀發展所需的高水平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對保定市五所高職院校(包括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冀中職業學院,保定科技職業學院)英語課程現狀的調查,參閱京津冀發展相關文獻,分析高技能人才培養需求,我們對保定市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發展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1 英語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發揮的作用
1.1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高技能人才是通過技能教育和培訓獲得更多的現代化理論知識,成為新型的具有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技能勞動者,這種新型現代化技能將是知識經濟社會高技能人才的時代特征。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和國際化的時代,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雖然沒有統一的確定的目標,但國內很多高職院校都把人才培養定位為懂英語,會計算機,精通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這亦是當今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因此,優秀的高技能人才不僅要具備精湛專業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語言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 而高職院校無疑使培養這樣的高技能人才的首選之地。
1.2 專業對英語的需求
通過對高職院校一些專業課程建設負責人和任課教師的隨機調查,我們發現各個專業群對英語的要求和期望有很大差別。
針對學習英語的必要性,我們在各個專業大類中分別隨即抽取50名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
通過調查,我們看到建筑類,農林類和藝術類專業,教學人員大都認為學習英語沒有必要;而認為學習英語有必要的為商貿,服務和計算機類。其他專業教師看法有差異,但是總體覺得對英語的要求不是很高。學生對專業中英語的需求認識和教師基本一致。
1.3 社會對英語技能的需求與認可
通過對百度,長城汽車,英利集團等企業走訪,我們發現,企業雖然對英語的需求程度不一致,但是在當今產業國際化發展的大趨勢下,都歡迎懂外語的人才;尤其是歡迎懂技術的人同時會些外語。
2 京津冀區域高技能人才現狀
我省高職院校為現代經濟的發展培育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但同時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區域產業結構與人才結構變化不匹配。雖然很多高職院校已經開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但多數仍處于不斷探索與改進之中。校企合作的不夠深入也導致高職院校不能準確了解和把握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素質水平需求。
其次.忽視高技能人才的全面發展。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高技能人才應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 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人文素質、社會技能和綜合素質。但近幾年來很多高職院校過度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忽視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普遍存在著基礎文化課設置越來越少,甚至有些課程已經被踢出必修課范圍。影響其在工作崗位的穩定表現和長期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大環境下,結合目前河北省區域特色,預計未來幾年光伏電池及應用工程、風力發電裝備制造、風力發電項目建設、物聯網開發及應用、通信網絡設備、軟件與信息服務、半導體照明、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很有可能在新的環境和要求下大有作為。充分利用現有產業的品牌和規模基礎,培育大企業大品牌,這就要求相關人才具有進一步提升發展的潛質。農業也和服務業的向國際產業價值鏈和國內產業價值鏈高端轉移,亦將會對人才要求提出新的多方面的更高標準。
3 保定市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現狀
當前,高職英語課程在保定市的高職院校普遍作為公共基礎必修課開設一年。高職英語教學雖然進行了一些改進,但同時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多數院校的高職英語課程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特點。教學仍然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主要針對詞匯、語法、翻譯理解文章,重知識傳授,輕技能訓練。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失去了應有的教學效果。
(2)學生個體差異大,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雖然同一所院校生源是分數接近的學生,但他們的英語水平存在很大差異。而目前保定市高職院校英語課程選用的教材大都普遍用于全院學生,統一的教學內容造成許多學生,尤其是英語基礎較差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3)高職英語課程太過統一,與專業的結合仍然不夠緊密,不能實現與專業英語的順利銜接。高職英語教學應分為兩個階段,即基礎階段和行業階段。而目前的高職英語課程體系中,絕大多數院校都過分地注重基礎,而在行業階段受制于各種因素,包括師資、教材、教學硬件設施等,未能開出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行業英語課程。
4 高職英語課程發展探究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保定市區域經濟將更接近全球化進程,高技能人才培養面臨國際化標準。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應結合高職英語課程,在地區經濟轉型過程中,積極促進更高要求的人才培養模式。
我們學習了國內高職英語精品課程建設案例,結合保定市高職院校現狀,對高職英語課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4.1 寓教于樂,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對于高職學生英語興趣不高的現象,在教學中,首先要善于趣味導課,引人入勝。通過生動的故事,好聽的歌曲,走紅的電影等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在教室,可利用教室的板報和墻壁掛上英語格言或警句,在語音室,則可利用視頻片段或圖片。
4.2 以學生為中心,實施分層教學
根據學生英語基礎,把學生分成3個層次,結合不同教材,針對A級學生注重提高,結合專業使之成為行業內同時具備外語技能的特殊人才;針對B級學生,注重鞏固其基礎能力,培養口語和應用能力,掌握必要的日常生活用語和簡單的行業英語;對C級學生則注重興趣引導,查漏補缺,培養他們對英語的興趣,使之掌握生活中的基本用語和能夠理解行業中最常見的一些英語標識。
4.3 與專業相結合,突出高職英語特色
高職英語教學以實用為主,以服務專業為宗旨。要實現與專業的結合,就要首先提高師資水平。學校和教育部門應努力為英語教師創造去企業交流的機會,讓他們了解每個行業中真正實用的英語,結合各個專業學生實際水平,選取或組織編寫適合本專業的或者專業群的特色教材。
以上幾方面相輔相成,具有專業特色的適合學生水平的英語課程也必將是學生感興趣的課程。
5 綜述
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趨勢下,保定經濟會朝著國際化和現代化發展,對高技能人才亦將提出新的要求。高職院校應努力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效果,培養更多的同時具備基本語言交際能力的復合型技能人才,將會對經濟發展帶來長期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