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普
【摘 要】初中學生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力差。單純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單詞、詞組,學生不會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學生對學科的學習大部分取決于興趣,興趣的產生和維持取決于任課教師的上課方式、方法和教態。趣味教學的核心問題是: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英語趣味教學;師生關系;寓教于樂
趣味教學的核心問題是: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學得主動,提高效率。由于教師的素質不相同,教學對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進行趣味教學沒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學所探討的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本文愿就此談點拙見,以期引起同仁的興趣,共同探討這個問題,來推動中學英語教學。
一、建構和諧、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
情感是人對現實世界各種事物所抱的不同態度和不同體驗。情感對個性心理特征和行為動機都有較大影響,是影響學習者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氛圍是促進師生積極互動的必要條件。“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把對學生的愛化為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贊許的姿態、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都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賞識,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與滿足,這就無疑能促進他們積極上進,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增添他們的勇氣,鼓起他們的自信。反之,師生之間的關系緊張,學生會由厭惡教師進而厭惡學習,即使是難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內容,也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使之有效地進行,就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師生之間互相理解,人際關系和諧。要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舊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尊重熱愛學生,對學生持肯定、接納的態度,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從而激發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而學生則對教師表現為尊重、信任,積極配合教學。教師對學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對學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更要善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二、培養興趣,營造輕輕松松愉快而又嚴謹的學習環境
有了互相信任的師生關系打底,才有可能進行重要的第二個環節。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是教師“一言堂”,“一支粉筆、一本書、一講到底”。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位置,枯燥乏味,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更無興趣可談。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不得已而為之。但大多數學生,由于枯燥乏味逐漸對英語失去了興趣而放棄學習,從而導致“兩極分化”,教學效果不佳。
趣味教學可以幫我們解決這一難題,因為它注意的是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效益,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幽默,機智,還要會見機行事,要能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定,要有時代氣息,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范、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其次要淡化傳統的教育模式,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其實,就是要求老師要從個人的素養方面來加強自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也是對學生為了人生觀的一個很大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
三、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興趣
成功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體驗。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激起人進一步追求更大成功的欲望。它能盡可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確保努力學習所要具備的熱情。課堂上,教師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設法幫助學生成功。根據學生認知和非認知的特點,多方誘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使他們產生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起自我學習的內部動力機制。有的學生在發音和語調上有一些錯誤,但是由于老師和同學的鼓勵而引發成功感,因此樹立自信心,在老師和全班同學面前大膽開口說英語,這樣就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課堂活動中,應該怎樣對待學困生呢?我的做法是:不是一味地指責和批評,而是倍加小心地呵護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對他們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善意的幫助。
新課標中提出:“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教師要發揮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施趣味教學法,大量的工作還需要教師來完成,要使每一節課生動、有趣,教師在課前必須進行精心的準備和設計。教師既要有敬業精神,同時還要加深自身的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徐愛霞.初中英語趣味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0):58.
[2]楊萬勇.淺談初中英語趣味教學[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