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榮
摘要 2015年7月,筆者有幸參加了外研社在長沙舉辦的“全國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創新與發展”研修班,聆聽了北京外國語大學韓寶成教授的講座,觀摩了大學英語微課“教學之星“大賽。本次研修的主題圍繞“微課、翻轉課堂”展開。這一新興教學理念開始在高校英語教學領域、以微課視頻制作為先導進行創新性嘗試。本文簡要論述了翻轉課堂對促進大學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及要達到的實施條件。
關鍵詞 大學英語 翻轉課堂 微課
一、翻轉課堂背景介紹
翻轉課堂一詞從英語flipped courses或者inverted coat-ses翻譯過來。目前,大家普遍認可的最早嘗試翻轉課堂的是薩爾曼.汗及他創立的汗學院。自2004年開始,他陸續創作教學視頻并上傳到網絡。在2011年,他翻轉課堂模式受到廣泛關注并被加拿大《環球郵報》評為2011年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張金磊,2012)。在2007年,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嘗試了翻轉教學。他們把重點講解內容制作成視頻并上傳到網絡,便于學生課外觀看,自主預習和復習,課內開展討論互動活動。
在我國,最早嘗試翻轉課堂的是山東省的杜郎口中學的杜郎口教學模式和昌樂二中的高效課堂模式。杜郎口中學強調:課前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課堂互動是課改的主要體現。其創立的336自主學習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該校學生成績由全縣倒數上升到前三名,成為農村教學改革的先進典型(搜狗百科)。昌樂二中的271高效教學模式強調了自主學習環節占整個教學過程的70%時間比列,即45分鐘有30分鐘是學生互動。由此可見,這兩所學校都在大刀闊斧的實行“把課堂歸還給學生”教學改革,但沒有采取教師視頻和在線學習系統。受可汗學院的啟發,重慶聚奎中學和福建省晉江初步嘗試使用視頻和學習系統。
從定義上看,“翻轉課堂”是在教育信息化環境中,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對傳統教學中師生角色定位的轉換以及對課堂時間使用的重新規劃額構建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Sams & Bergmann,2013)。翻轉意為顛倒、顛覆,翻轉課堂是對傳統課堂的徹底創新。翻轉課堂翻轉了教學理念、師生角色、教學流程。
二、“翻轉課堂”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促進
外研社在2015年夏舉辦的“全國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發展與創新研修班”旨在探索創新的教學模式,交流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2014、2015年的“教學之星”以微課為主題,探索“微課”在“翻轉課堂”中應用的新型教學模式。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以“傳授”為主的傳統大學英語教學將開啟數字技術時代立體教學模式,既強調輸入更強調輸出,以培養學生多元能力為目標。
盡管各大高校努力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傳統大學英語教學仍然是以老師講解為主。老師介紹新詞匯、解釋文章結構疑難句型、確定重難點,學生做筆記被動接受。因此學習者實踐少,交互受限,“學”“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脫節,學習效率低(邵華,喻惠群,2015)。要正真實現“高效”,就要強調“輸入”的有效性,強化“輸出”的必要性,翻轉課堂的實施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大學英語課時緊內容多的矛盾。英語學習是一個反復模仿、嘗試以致熟練的過程,需要大量課后自主訓練。45分鐘時間不足以完成所有的語言操練任務。把老師“給魚”的角色轉嫁到“微課”視頻,輔助學生課后獨立消化,課堂上通過互助討論強化要點、指導實踐。
翻轉課堂最終要解決的是學生如何去學的問題。外語是學會的,而不是教會的(何自然,20013),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由“課前一課中一課后”構成,然而我們觀察到,很多大學生走進英語課堂是“無備而來”,對當天授課的內容、訓練的重點并不了解。上課只能被動接受到老師的灌輸,容易產生怠倦、困惑情緒,學習動力嚴重不足。而翻轉課堂正彌補了課前預習不到位的缺憾。通過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完成相應課前預習活動,了解授課重點、同時也會產生很多疑問,而當他們帶著尋求答案的興趣參加課堂學習的時候,學習狀態是積極的,有成就感的,學習熱情也會延續下去。
翻轉課堂能實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課中學習通常由學習小組構成。他們通過討論、演示、表演、演講等方式完成既定的學習目標,過程輕松有趣,把靜態接受變為動態輸出,是語言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協調者和評委。老師不再是站在高高講臺上遠離學生,而是身入其中,與他們面對面交談;學生不再被動接受,而是主動探索;學習空間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延伸到廣闊的網絡空間;學習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生生、師生互動學習。
三、實現“翻轉課堂”的條件
大學英語翻轉課堂能在我國高校順利實施嗎?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我們要思考如下幾個方面:
(1)翻轉課堂的實施以網絡數字平臺為載體,學校的網絡信息服務要能夠滿足學生在線學習的需求。學校應該加快網絡信息技術建設,教室、宿舍、圖書館都要有相應的網絡接入及終端設備,為學生觀看視頻、提交作業等自主學習過程提供技術保障,同時便于老師隨時了解學動態,及時指導。
(2)翻轉課堂以“微課視頻”為切入點,微課視頻制作要達到精品課程的標準,才能對課堂翻轉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微課視頻要求針對性強,內容短小精悍、聲畫素材豐富,能有效的闡明概念、解釋難點或清楚介紹。盡管外研社正在積極研發一系列的數字系列教材,也提供了很多在線學習視頻,但各院校應該根據自身條件的不同制作個性化的視頻,這就要求以教研室為單位、并借助先進網絡工具集體研發。同時,要加強對在崗老師的技術培訓,幫助他們學會視頻制作等操作能力。老師們也應該更新觀念,與時俱進,樂于學習。
(3)翻轉課堂對老師的多元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這一模式不是簡單的依賴微課視頻,也不是給老師減負。反而,翻轉課堂要求老師既要掌握相應的網絡、計算機操作能力,也要具備較強的課程設計、課堂管理、良好的溝通能力等。課前合理布置預習任務、課中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課堂互動、課后進行科學評價。既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又要強調老師的指導和監督作用。就好比放羊,既要讓羊撒歡跑才能膘肥體壯,又不能跑出劃定的范圍。網絡上也有人把這一模式下老師的角色比喻為“爸爸去哪兒”中的村長,不斷設計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去挑戰。
(4)大學英語的突出特點是大班授課,這是否會影響課堂互動?如何科學分組,保證人人參與課堂動?該如何保證學生積極參與課后自主學習?該設置怎樣的評價和考核方式?老師如何反饋學生的成果展示?這些細節都要深思熟慮才能保證教學的順利翻轉。
四、結束語
在本次大賽中,來自大連醫科大學外語教研部的高峰老師、浙江農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鄭榕老師脫穎而出,成為本次研討會的“教學之星”,有望參加2015年12月的全國總決賽。他們的翻轉課堂有個共同的特點:微課目標明確,內容準確;教學設計重點突出,互動充分,現場氣氛好;教學展示富有感染力,教態大方,笑容親切。還是那句老話,這一創新教學理念的引進對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用好了是利器,用不好是毒藥。既要勇于嘗試又要因地制宜,既尊重事實、立足本土又要樂于學習、努力創新。通過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產生理論,“知行合一”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