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麗
【摘要】作為旅游人才培養的搖籃,高職院校承擔著旅游人才職業道德教育的重大責任,不僅要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職業道德也逐漸成為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校內教育要營造良好的職業環境,將職業行為作為一種習慣,從而內化為大學生道德信念。本文將從教學視角出發,探討關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
【關鍵詞】職業道德 旅游管理 教學過程
據世界旅游組織的預測,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和第四位客源輸出國,旅游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同時,社會對旅游業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標準服務到細微服務,從大眾化服務到個性化服務,從傳統服務到創新服務,這些都是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基礎,也是今天旅行社行業發展的生命線。
一、旅游職業道德的含義及其意義
旅游職業道德是旅游從業人員在旅游職業活動中所形成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質以及所應該遵循的特定職業活動相適應的道德規范。旅游業是旅游從業人員為旅游者服務的行業,與旅游者相比,旅游從業人員在旅游活動中處于主動地位,如果旅游從業人員旅游職業道德缺失,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就難以得到保障。因此,旅游從業人員培養良好的旅游職業道德,自覺地遵守旅游職業道德規范,是維護旅游者的權益,也是旅游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由于導游職業道德低下而導致游客投訴、媒體曝光的事例屢見不鮮,高職旅游專業的學生是旅游行業的重要儲備力量,他們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對整個行業的整體素質將產生重要影響。
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的現狀
作為旅游人才培養的搖籃,高職院校承擔著旅游人才職業道德教育的重大責任,不僅要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職業道德也逐漸成為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校內教育要營造良好的職業環境,將職業行為作為一種習慣,從而內化為大學生道德信念,才會在將來的職業生活中做到。通過對實習企業的走訪和抽樣問卷調查得知,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專業技能比較滿意,但普遍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職業道德問題:
1.服務意識低下,投訴較多;
2.責任感缺失,不服從組織安排;
3.個人利益為重,不顧大局;
4.急功近利,心浮氣躁,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5.弄虛作假、私拿回扣,從而損害了整個行業的形象,形成了行業大環境的職業道德缺失。
三、旅游職業道德在高職旅游專業教學中的對策
1.課堂教學環境是旅游管理專業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保障。專業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知識的傳授者和,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業務水平、政治理論水平及文化知識素養,同時還需要具備豐富的美學知識和審美能力和強烈的責任感、職業榮譽感。
2.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是旅游管理職業道德培養的途徑。旅游職業道德是學生從業的敬業之基,全心全意為旅游者服務的思想和“賓客至上”、“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旅游職業道德的主要內涵,要求旅游從業人員用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游客和奉獻社會的要求來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旅游職業操守正越來越受到旅游市場發展變化的影響,其職場規范與職業道德也成為新的旅游經濟發展時期人們所關注的問題。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應圍繞為旅游企業培養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定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以職業技能和知識結構為基礎,構建培養職業素質的“柔性模塊”課程體系,把培養學生服務意識、工作熱情、創新精神、團隊精神、心理素質、未來職業發展規劃的內容融入到課程和教學計劃中,真正做到“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的培養融為一體,培養出企業歡迎,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實用型高職人才。
3.更新旅游職業道德的教育觀念。在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德育理念的今天,對于我們切實把握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內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4.靈活的將旅游職業道德貫穿于德育活動中。在旅游專業課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教育內容,又利用專業實習、實訓環節強化職業道德規范教育。針對行業崗位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與追求,促使他們在完成諸如導游模擬實訓、酒店接待實訓、餐飲服務與管理實訓、客房服務與管理實訓等活動與社會交往的過程中,體會和踐行既定的道德規范與要求,同時培養一定道德能力。
5.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離不開專業教師的素質提高,專業建設和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的重要環節,是德育工作開展的基礎。師資的素質往往決定教學內容的質量與教學的效果,教師以身示范本身就是道德價值的最好呈現。
參考文獻:
[1]賀衡艷.加強高職院校職業道德建設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2.
[2]朱小蔓.學科教學活動中的道德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 2002.12.
[3]郭赤嬰.導游員職業道德實例分析[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
[4]賴富強.旅游投訴與糾紛處理案例評析[M].南寧:接力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