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素質教育日益成為科教事業的核心所在,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綜合實踐活動以其獨有的實踐性、生成性、自主性和開放性成為了教學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教學內容之一的綜合實踐活動,其產生不僅迎合了當代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更是滿足了新時期下社會發展對多樣化人才的需要。因此,本文將表格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著重分析表格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影響,以及針對不同學段設計表格的階段性,以期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程序安排和活動開展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表格;階梯性
一、表格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運用
幾年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興起,其產生不僅繼承了我國教育的優秀傳統——學以致用,更體現了當下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既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發展和展現空間,又迎合了當今時代的特征。而規范化、科學化的綜合實踐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共同需要。表格的使用使得本就靈活的實踐活動有了程序化和制度化的特征。表格的使用,貫穿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活動開展前期的需求調查、分析和統計;活動中期人員的流動、出勤;以及活動后期的意見收集和反饋都需要各種各樣的表格的介入。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常用的表格有:①問卷調查表;②活動計劃表;③活動記錄表;④觀察記錄表;⑤反饋意見表;⑥數據統計分析表,如下表。
二、表格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影響
1.有利于老師制定有效的活動計劃
為避免活動計劃的混亂而使用表格的形式將活動計劃表現出來是行之有效的,在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之前可以直接地檢查活動計劃中的漏洞與不足。
2.有利于老師有效地收集活動資料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表格隨時記錄某個學生在某一方面的特殊表現、活動進行中所體現的問題,以備后用。
3.有利于老師準確地把握學生的發展向度
將小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通過表格形式的記錄,留以日后對不同學生分項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徑。
三、各學段表格的階梯性
小學教育階段橫跨6年,涵蓋了學生從兒童到青少年的過渡階段,有著年齡的增長和身心發展的特征。在小學教育過程中,低學段學生與高學段學生的需求有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其用于信息搜集的表格設計應符合每個學段學生的特征。
所謂階梯型,亦可理解為遞進性,教師可以從前一學段表格內容中汲取有用的教育信息,在后一學段的表格內容中將教育項目加以貫穿,加以“遞增”,在原有的教育基礎上增添更多、更高的教育內容,這樣才能夠保證小學教育的連續性,才能讓小學教育處于6年內的不斷提高的狀態,并保證教育的整體性與特色性。
小學生由于其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初期,其接受信息能力較強,同時學生的統一性和可控性較強,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表格的使用不僅可以幫助老師全面、系統地掌握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具體情況,更能使老師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數據分析得出活動開展成效及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空間。同時,由于小學教育的年齡跨度性較大,在時間活動的表格的設計中,應根據各學段學生不同年齡段和身心發展階段,制訂符合活動需求的表格。
參考文獻:
[1]李 穎.電子表格運行模式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2.
[2]李金名.企業表格設計的研究與系統實現[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9.
[3]李 妍.素質教學工具性探討[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2.
[4]黃正平.試論小學教育特性與小學教師培養[J].教育發展研究,2007(22).
[5]鄧 宇.小學綜合實踐課的課程設計研究[J].教學研究,2012(91).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