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摘 要】新課改實施之后,學校及時地針對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新規制定了相關的教學策略,教師作為這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的實行者,可謂責任重大。面對新的教學環境和要求,如何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法,以使得自身的教學能夠及時地適應于新的教學模式需求,已成為教師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數學 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78
新課程改革是近幾年來的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在此環境下,學校教育向何處去的問題成為一個熱點。在新課改的映射下,各大高校及時的根據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改革了自身的教學方案和相關規定。而學校教師作為這一切行動的執行者,在教學改革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研究過新課標的人都知道,新的教學環境下,對于人才培養的目標有所改動,那么,為了更好地適應人才培養的需求,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其教學方法必須及時地跟進學生培養的相關要求,為培養出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課改下,為了更好地適應人才培養的需求,及時的革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在眾多改革措施中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滿足人才培養的相關要求,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必須在教學和自身素質提高等各方面做出努力,那么,具體的教學改革都涉及到哪些方面,教學應當怎樣開展才能更加適應新環境下育人育才的需求呢?針對這樣一個話題,筆者特意向學生和教師做出過問卷調查,調查顯示,新課改之后的教學方法,最主要的還是從教師的課程改革以及學生自主性提升這兩個方面入手,顯得更切合實際一些。那么,具體的來講,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怎樣開展我們的教學活動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首先,想方設法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一旦對某一件事情產生了興趣,接下來的一切行動就顯得簡單得多。人們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往往是受一定的因素影響下才得以建立的。而在數學學習這件事情上,教師和課程本身這兩大因素,皆有可能是影響學生是否產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制約因素。
一般來講,高中學生如果比較喜歡一個教師,那么,為了引起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喜愛,學生也往往會在其所授課程上多付出一些心力,以博得教師的歡心。當然,如果教師本人并不受學生青睞,那么,學生往往不會在這門課程學習上刻意的下工夫,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花費更多精力授課才有可能使得學生學到多一些知識。
如果學生本人對高中數學這門課程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興趣,那么,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就會聚精會神地聽教師解說,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一般也不會差。最令人擔憂的情況是,教師本身并不能激起學生的喜愛,而學生本人也不怎么喜歡數學這門課程,在這樣的形勢下,教師還要想以少量的付出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就有很大難度了。對此,在筆者看來,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下一些工夫,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課堂授課的風趣性來打動學生,這樣的教學方法既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也可以使得自身的授課變得更加輕松而容易一些,對師生雙方都是非常有利的。只有想盡一切可能想到的辦法,幫助學生養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那么,在此基礎上,要想使得學生進而學好數學這門課程,高中數學教師的一切期待和要求就顯得容易多了。
其次,以多樣化的形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加強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新課改的教育情境下,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及時地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及時的反思與總結。
為了更好地滿足于學生培養的相關需求,作為教師,需要在教學上多花費一些心思,注重加強與學生的課堂互動、交流,以便使得學生能夠更容易的投入到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及時的吸收和理解新的數學知識。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提問或者是讓學生針對具體的數學學習進行解答。
當然,為了使得數學教師的教學模式更加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教師也可以及時的與學生針對現存的教學問題進行探討和溝通,讓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提出建議或者質疑,以便教師及時地考慮是否及時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比如說,當教師講到立體幾何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及時的想象自己身邊的建筑或者生活用品中哪些事物曾經應用了相關的立體幾何原理,也可以針對立體幾何中的某一類圖形的相關原理和概念、特征進行提問,通過學生的回答情況,教師可以大致上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及時的對自己的教學做出調整,以便更好地適應學生學習的需求,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
第三,努力與學生之間建立恰當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的距離要保持適度,不能太過親熱,但也不能太過冷漠,應當堅持適中原則。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保持的太親密,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會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與教師課外話題的對接上。同時,因為與教師之間關系太親密,而使得教師的威嚴難以確立,對數學教學的實際開展造成不良的影響。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過于疏遠,學生因為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導致不愿意或者很難為情的與教師之間進行溝通,這對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也不是很有利的事情。
因此,筆者認為,師生之間應當建立一種比較適中的關系,教師既要具備“媽媽型”的和善特質,又要具備“警察型”的威嚴形象,在上課的過程中要將這兩者特質很好的進行貫通適應,積極地開展好數學課堂教學。總體說來,教師與學生之間保持適中的距離,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是具有雙贏效應的事情,教師應當及時地予以正確把握,以便更好地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
第四,建立數學興趣學習小組。教師可以定期的在課堂上給學生設置不同類別的數學趣味題或者智力開拓題,及時地為學生提供自我鍛煉的平臺,為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供更多的機會。高中數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針對授課內容,設置不同類型的題目,以供學生探討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答題情況,及時的進行查缺補漏,為學生合理補充知識。在問題探討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們也可以及時地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查找自己學習中尚且存留的疑難,以便本小組成員或者是教師及時地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補救”。這種方法,有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情誼,同時,通過問題的探討過程,學生們可以及時地對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進行練習。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改進,學生可以更好的提升其數學學習能力,在今后的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同時,也能使自身的綜合素質有所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將更加豐富、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