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婉華
【摘要】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項目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方法。本文對項目教學法運用在物業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進行實踐及探索,試圖找出項目教學法與物業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切合點,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更好的適應以后的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物業應用文寫作教學;運用
應用文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種文體,是人們傳遞信息、處理事務、交流感情的工具,是社會交往中最常見的文字形式。筆者所在學校很多已走上物業管理相關工作崗位的學生反饋,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面對處理和撰寫應用文的情況,需要他們具備較強的應用文寫作能力,能撰寫符合要求、格式規范的應用文。因此,根據物業管理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學校為中職二年級的物業管理專業開設了《物業應用文寫作》課程,讓該專業的學生在一年級語文課學習應用文寫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職業中實用型文體的寫法與技巧,幫助他們提高個人的語文素養,為他們更好適應以后的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為了實現以上的教學目的,物業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內容亟需與學生的工作實際緊密結合,因此,傳統的按教材內容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已不適用于這門課程的教學,而需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工作需要及崗位要求,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思,不斷提升自身的應用文寫作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和不斷探索,筆者認為,在《物業應用文寫作》課程中可以嘗試采用項目教學法,整合教學內容,把教學內容有針對性貫穿于真實的工作情境的“項目”中,讓學生在學習時真正接觸到職業崗位所需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引起他們的反思,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項目教學法的含義
“項目教學法”最早見于美國教育家凱茲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行為導向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師生共同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把傳統的學科體系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工作項目”,圍繞項目組織和開展教學,其核心在于把行動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統一,讓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全程參與到項目當中,通過體驗、感悟、內化、探究,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項目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一)整合教學內容,精選項目
我校物業管理專業現采用的應用文寫作教材為《物業應用文寫作》(物業管理、房地產專業適用),教材內容的編排主要以章節的形式按行政公文、事務文書、法規公文、商務公文等進行分類,所介紹的文種及例文有些已脫離學生的實際工作需要或甚至跟他們的工作實際毫無關聯。為此,筆者向畢業生、專業教師及企業進行走訪調研,結合物業管理專業學生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的要求,對課程教學范圍內的知識點進行篩選整合,將符合該專業學生現有認知水平及操作可行性的常見文體作為物業應用文寫作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
通過對教學內容學習領域的目標要求及學生學情的分析,聯系學生的職業需要,將整理后的教學內容進行拆分、組合、精選出若干個典型的工作項目,把具有內在聯系或者能共同處于某種工作內容的文種放在同一工作項目中。例如在日常辦公的工作情境中,涉及到的文種包括方案、總結、報告、請示,通知等。結合以上內容,可整合成一個學習“項目”——“某物業管理處要在所管理的小區里舉行一次中秋節游園活動”,要順利舉行本次活動,作為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該準備哪些相關的文字材料”,此學習項目按照工作流程可以分解成多個子項目:本次游園活動的流程、活動及安排(涉及方案的制定);召開活動安排的會議(涉及會議通知、會議記錄的寫作);向上級領導申請物品采購費用(涉及請示);告知業主及住戶活動的情況(涉及通知);邀請嘉賓參加活動(涉及邀請函);本次活動結束后的情況小結(涉及總結);本次活動情況的報道(涉及簡報)。這種大項目分成若干小項目的做法,可使學生在一個完整的工作流程中體驗到真實的工作情境,了解和掌握每個項目所需的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
在選定項目時,教師要注意選取的項目符合以下的幾點:一是項目活動能夠充分調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二是能激發學生自發搜集資料的興趣;三是能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并相互學習的能力;四是能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五是項目的內容能有助于學生增強自信,使之更有信心地走向工作崗位。整個選項過程不是單向的、封閉的,而是多元的、開放的,有效地體現項目教學的意義。
(二)以《請示》為例,嘗試在物業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
1.課前準備。首先,教師布置學習任務。根據本課的內容,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現狀,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掌握請示的寫作要點,能寫出緣由合理充分、請示內容條理清晰、表述清楚,用語準確恰當的請示,提升學生物業應用寫作文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把這個學習任務從結構、語言及應用等方面分解為如下幾個具體的小任務:(1)掌握請示的格式規范和組成部分;(2)理解并把握請示緣由寫作的必要性、可行性。(3)掌握請示寫作的語言運用要求
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已有的應用文知識,通過調研、閱讀教材及網絡搜集等方式,了解關于請示的相關寫作知識及語言運用技巧。
2.制定項目,確定項目任務書內容。創設職業情境:某小區物業管理處為了營造和諧的小區氛圍,增加管理處與業主、業主與業主之間的溝通聯系,經會議決定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晚上舉行游園活動,活動方案已經完成,現要向所屬的物業管理公司請示批準活動所需的經費。學生經過分組討論,探究,確定該項目任務書,并明確該項目的學習目標
3.項目中重點和難點的突破。以《請示》為例,請示緣由是學生寫作的難點。因此,需要重點針對學生如何寫作好請示的緣由展開探討,通過小組討論、探究、修改練習等方式引導學生把握緣由寫作的基本思路,在寫作中能做到緊扣核心、突出重點、有理有據;請示語言的正確運用同樣非常重要。學生在寫作應用文時語句不通、口語使用較多,語序不清的情況比比皆是,需要通過各種練習不斷地進行強化提高。
4.完成項目。根據所制定的項目任務,結合之前的請示緣由寫作及語言運用的強化訓練,擬寫一份請示,并完成子項目任務書的填寫。學生通過完成該項目能將學到的請示寫作技巧運用到實踐寫作當中,而且項目內容與學生的專業緊密結合,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并且通過反復訓練,不斷提升學生請示的寫作能力。
5.成果展示、修改及評價。成果展示: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使用多媒體將本組完成的項目作業向全班同學進行展示,繼續完成任務書的填寫。評價包括“評小組”和“評個人”。教師評價的重點在于圍繞各組展示的成果在寫作上值得借鑒及需改善的地方,以鼓勵為主。再結合小組評價,得到每個同學在本項目的學習分數。
(三)傳統教學法與項目教學法在物業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運用的比較
經過一個學期運用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興趣有了明顯的提高,克服了寫作的畏難情緒,寫作水平也有了提升,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有了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項目教學法密切聯系現實生活,充分體現了“職業”的特征,與傳統教學相比較,項目教學有以下優勢:
首先,教學形式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引導為輔(一節課40分鐘,教師指導時間約為30%,其余為課堂項目活動時間);其次,采用的教學方法與職業實踐相結合,強調項目的完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方法上,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和信息交流,提高主動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習能力;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根據項目的完成情況,由師生共同評價,體現多元智力理論。
三、采用項目教學法在物業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運用的反思
(一)對在不同項目中重復使用的文種,需提高學生對其應用的能力
對部分應用性強的文種教學需深入淺出,可讓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知識,如:“通知”這一文種,在工作中使用頻率高,應用范圍廣,細分可以有會議通知、事務性通知、部署性通知、任免通知等,不妨讓學生多練筆,鞏固和加強這一文種的應用能力,教學時全面介紹“通知”在不同情況下的應用。使學生明確對不同的工作任務使用同一文種的寫作格式和要求。
(二)對任課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項目教學法對提高學生的物業應用文寫作水平有一定作用,這會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應用文理論知識的講授,而且要結合與學生職業相關的內容進行訓練,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計劃、監控、評估的能力和對應用文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需要尋找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及方法格外重要。
2.教師要與時俱進,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除了結合學生的職業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整合外,在教學設計時還要對每個模塊的內容進行處理,以應用為目標,根據項目教學法的要求,打破教材體系,重新設計教學步驟和方法。
3.由于項目的內容會涉及物業管理領域,教師需要具備一個完整項目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這就要求教師在熟練掌握應用文寫作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要到學生未來就業的行業中調研,懂得應用文寫作所涉及的眾多工作實際業務領域知識,從而精選出能包含學習領域絕大部分的教學內容的合適項目。此外,選取項目時,還要考慮到學生對項目內容的感興趣度及完成項目的能力情況。
項目教學法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接受的程度高,也能主動學習。它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較好地使教學內容和職業的工作任務相互轉化,強化語文的效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從而有效提高物業應用文寫作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車綺珩.《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語言文學研究,2012年第5期
[2]黃慧英.《中職應用寫作教學運用項目教學法的策略》.理論研究,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