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摘要:目前,中職語文在職業化教學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從更新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對中職語文教學的職業化進行探討,以期對中職教育的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中職語文;更新目標;豐富內容;改進方法;教學評價
職業化社會的到來給中職學校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就要求中職教育的教學工作要體現勞動者未來所從事的職業的需求,并賦予職業持有者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需的知識和經驗、技能和能力、態度和行為。作為中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職語文教學也必須體現職業化的要求,即將語文教學活動與職業文化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相結合。但是,長期以來,中職教育的語文教學并沒有以職業化為導向,并且缺少清晰準確的學科定位,僅僅是簡單復制普高語文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模式。為此,本文以中職語文為切入點,對中職語文教學的職業化進行探討。
一、更新教學目標
相對來說,職業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較差,所以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必須降低難度,增加廣度,同時,圍繞人文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設定全新的教學目標。
(一)在語文應用性、工具性特點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教育。語文學科的應用性、工具性主要體現在讀、寫、說三個方面。以計算機專業為例,我們要強化“說”和“寫”的能力培養。眾所周知,現在大部分IT公司都講究團隊作業、團隊精神,而良好的溝通則是團隊合作的基礎,為此,在該專業的日常語文教學中,就應當有意識地灌輸這一技能的訓練。
(二)在語文知識性特點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職業文化、專業文化知識的引入和學習。由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獨特性,中職語文教學必須降低難度,增加廣度,并根據不同專業的職業需求,增加相關的職業文化、專業文化,擴大語文課的內涵和外延。
二、豐富教學內容
當前中職語文教育的課程內容比較單一、乏味,這與中職教育職業化的目標相悖,為此,中職語文的教學內容必須根據學生未來職業工作的需要加以調整和豐富。
(一)加強口語交際訓練。大部分中職生畢業后面臨就業,口語交際能力應該是必備的。口語訓練的第一步是要讓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建立一種樂觀向上、主動好學、富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愛思考、不肯主動回答老師提問的現象。學生擁有了自信,課堂教學的路就暢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從朗讀入手,循序漸進,先讓學生開口講話,然后通過自我介紹、講故事、詩歌朗誦等活動讓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比較完整地講述和朗讀,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暢。再就是讓學生復述課文,在課堂上提問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準確。
(二)加強與職業有關的應用文寫作教學。目前,中職作文教學照搬普高模式的現象尤其突出。作文訓練流于形式,學不能以致用。對于本來寫作基礎就差,對作文課存在嚴重畏難情緒的中職學生來說,進一步造成了其對寫作訓練的困惑和厭倦。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加大作文課中的應用文寫作比重。
三、改進教學方法
伴隨著教學內容的豐富,教學方法也應該發生相應的改變,以便將中職語文的職業化教學過程與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聯系起來。
(一)激發學習興趣。比如《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我們定位于讓學生了解紅樓夢、走進紅樓夢,努力使學生產生閱讀作品的興趣。課堂上,教師用多媒體播放大量的歷史建筑圖片、人物圖片和電視劇片斷,幫助學生理清了人物關系、賈府布局,了解了明清時代的一些生活常識和風俗,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自然而然地引入對人物性格的初步認識上,展開了熱烈的課堂討論,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廣泛運用網絡和多媒體手段。如講授《老人與海》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打破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電影版的《老人與海》片段,使學生感受當時的場景,然后再對比文章的描述,使學生能夠感觸作品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真正體會老人的內心感受,這樣不僅方便快捷,而且節省了大量的教學時間,激發了學生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加強課外活動拓展。語文教學應當結合職業特點和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語文活動,有針對地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其他相關專業素質的培養。比如,為提高口語和書面語表達能力,可以經常性地組織模擬面試、會議、采訪、朗誦、公文撰寫等活動,還可舉辦各類演講、辯論、寫作競賽。
四、完善教學評價
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雖然有大綱中提出的內容和要求,卻沒有在實際教學中統一的評價方法。或許對教師的教法有一定的考查,就是對參加高職考試的學生有統一的選拔考試,但對直接面臨就業的學生卻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不能從客觀上來判斷學生通過兩年的語文學習是否達到大綱規定的要求。加之目前各校對語文課時的安排各不相同,周課時數從2節到3節、4節、5節均有。考試難易度當然也不盡相同,你很難從成績表面判斷誰的語文水平高些,誰的語文基礎好些,誰的語文能力強些,當然更難判斷該學校的學生畢業時,語文知識掌握是否達到大綱規定的要求而能合格畢業。目前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水平可以說是良莠不齊,差距很大。
所以根據目前職校學生的特點,筆者認為我們應強化語文職業能力的應用,簡化知識理論的考查,強調形成職業綜合能力的評價,淡化分數的量化。筆者曾在所教班中嘗試過這樣的考查方法:把考查內容分為四塊:語文基礎知識測試、閱讀能力、口頭交際、專業有關文體寫作活動。并分階段進行考查,在學期中進行口頭交際的考查;在期中進行語文基礎知識、閱讀能力的測試;然后,期末進行一次和專業有關的文體寫作,一方面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也結合專業,考查學生語文方面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職語文教學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應該根據中職學生的現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職業特點,增強實用性,在形成綜合職業能力上下大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使畢業學生更快地適應企業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江秀華.對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看法[J].速讀,2014(06)
[2]潘仲全.中職語文教育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