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久隆
【摘 要】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與學生一起精心設計探究方案,指導學生在課堂內按設計的計劃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注重學生獨立鉆研,著眼于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升物理學習效率的主要途徑。在新世紀的信息化時代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更要注重對探究式教學的探索和應用,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
【關鍵詞】新課程;探究式教學;物理;思考
新課程理念強調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注重學生的自由學習,倡導科學探究,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下,教師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原有的教學模式被打破,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學生也要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重視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這一轉變教師起著很關鍵的作用。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的思維方式就是科學探索的思維方式,探究式設計課堂教學是教學的核心問題。結合二十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對探究式教學有一些淺顯的思考。
一、創設豐富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科學始于問題,問題源于發現,發現源于情景。所以,為學生創設豐富真實的物理情景,組織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對學生大腦產生刺激,引發認知沖突,從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靈魂,也是成功進行科學探究的前提,也是由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決定的。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時,教師要竭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物理情景,組織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認真觀察,激發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學問題。愛因斯坦說過,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能從提供的情景中發現問題,說明學生全神貫注,并初步學會了觀察。發現是創新的基礎。這是學生學習物理應形成的能力之一。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和學校實際,教師為學生提供的情景一般可概括為以下三類:一是實物展示(操作或演示)的真實情景;二是多媒體呈現的模擬情景;三是由生動的語言描述的物理情景。我們提倡以實物提供的情景為主,這更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引起更強烈的刺激和認知沖突。
二、精心設計課堂疑問,啟發學生積極的猜想和假設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通過設疑,啟發學生進行合理猜想,引起對問題的討論和爭辯。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樹立假設和猜想的階段,主要是靠直覺思維的作用。它具體表現為思維主體在解決問題時,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問題從總體上直接加以認識和把握,以一種高度省略、簡化、濃縮的方式洞察問題的實質,并迅速解決問題或對問題作出某種猜測。直覺思維在科學發現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創造發明中獨特的思維品質。安培從電流磁效應現象直覺到磁的成因應是電流,提出分子電流的假說,揭示了磁現象的電本質;法拉第由電能產生磁的現象,根據直覺提出了磁也能產生電的假說,然后通過大量的實驗,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愛因斯坦更是一個具有極強直覺能力的科學大師,他在26歲到37歲時分別創立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并不是在已有的理論體系基礎上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靠他自己的豐富的想象力、直覺和靈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對研究的課題作出大膽的有根據的猜想和假設,而不必去追究推測的理由,以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
三、重視物理實驗操作,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自然現象中的許多物理規律都是通過物理實驗才能揭示的,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抽象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加強實驗操作,并對實驗中的問題與現象進行分析,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通過數據的變化來抽象出概念或規律。例如:密度的概念對于初中生來說是很抽象的,但如果在實驗中讓學生通過體積不同、質量不同的同種物體作比較、做實驗,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討論,可以得出同種物體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再引入密度的概念,學生就能很自然地理解密度的概念。又如在串并聯電路中,對于總電壓和部分電路電壓的關系,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究實驗過程,通過儀器數據的變化分析,就很容易理解掌握了。
四、促進交流與評價,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效率
在新教材中,新課程教學中都十分強調科學探究中的交流與評價。學生無論在進行中還是完成科學探究得出結論之后,一定要完善學生的探究過程,讓學生互相交流,對探究的內容,讓學生有共同感悟與思考,對探究的結果再深化認識,對探究深入的學生可以拓展和延伸,在討論和交流中對科學探究的過程有效地補充,這不僅對學生起到了啟發和促進作用,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有力地拓展學生的知識空間,發現問題取長補短。可以說,合作交流、自我評價更是一種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式,使每個學生在彼此的互動中觸發新頓悟和靈感,讓討論更加精彩紛呈,讓科學探究的成果更加輝煌。
總之,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探究能力的主渠道。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高中物理教師要敢于打破以教師、課堂和書本為中心,以講授、灌輸為主線的教學套路,努力構建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將學生思維引向更高的層次,使學生逐步形成自主獲得物理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學會主動參與物理實踐的本領,獲得終身受用的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