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捷
【摘 ?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日益深入,學校在新課程改革的標準指引下正在不斷完善和提高教學環境和教學目標,以鍛煉和加強學生的學科素養。其中高中數學學科在整個的教學環境中,往往需要教師和學生加強聯系,借助其他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載體,推動課堂教學的質量。所以本文主要就數學的生活應用,思考和探究對學生的學科教學現狀,繼而增強高中生對數學原理的應用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生活化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52
傳統的高中數學學科的教學,主要體現為數學教師根據數學教材,對學生們直接進行課本原理的講解和分析,從而引導學生經過多次題海練習鞏固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成績,達到對基本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而在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數學教師需要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本學科知識的教學探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應用性,讓學生明白和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強大實踐意義,進而在主動學習和自主探究中提高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能力。所以,對高中生進行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探究,需要從學校、教師以及學生三方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學科教學的環境和要求,引導學生在有利的教學環境和氛圍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意識到數學學習的聯系性,進而逐步深化對數學的認識。筆者認為,對高中數學進行生活化探究,可以根據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細化實施。
一、學校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
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起到激發和推動作用。所以,學校在生活化的探究中要注意生活與學習氛圍的調動,引導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強化對數學原理的理解。
首先,學校應該注重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側重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合理利用生活環境學習和搜集到相關的知識。一般情況下,高中階段的學校會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綜合狀態,通過了解他們的學科成績、活動表現以及生活心理,從而有針對地指導學生在積極的學校氛圍中,整理生活與數學的關系,讓學生以積極的生活學習態度和心理,深入到對數學原理和知識的拓展延伸中。
其次,學校還應該注意對生活與學習氛圍的綜合營造,讓高中生在積極的學校氛圍中體會到學科學習氛圍的強大影響力。具體來說,學校應該依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努力實現生活與學習的綜合統一。學校一方面要注重對生活資料的提取,利用自身的教學條件和教學媒介,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領悟和觀察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科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培養良好的學校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在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學會靈活借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幫助理解和發散,從而實現生活與學習的綜合應用。例如,學校可以在國家大力扶持素質教育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學設施,多從生活中汲取數學教學的經驗,分析基本的數學教學環境和載體,從而在教學中做到細節的完備,推動高中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增強數學教學的含金量,激發高中生在積極的數學環境中體驗到生活與學習的有機結合。
二、教師教學中關注生活實例
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側重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生活化探究與總結,兼顧到學科教材講解的生動性與簡易性,方便學生對數學原理的理解。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可以在關注生活實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們加深對數學原理的理解和應用。
首先,針對復雜和多元的數學教學內容,數學教師要注意在教學內容的講授過程中,借助生活實例,方便學生對基本數學原理的認識。一般情況下,數學教師在教學備課時,就應該充分認識數學課本中實例講解的生活相關度,盡可能地尋找或選擇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在實例中明白和體會數學的學習樂趣,從而加深對數學原理和數學公式的理解和記憶。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在教授數列等知識時,一般可以運用生活中有趣的數列排列,讓學生學會借助書本原理,對基本的生活現象加以分析和解讀,從而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其次,針對日益完善和充實的數學教學方法,數學教師還應該側重將這些教學方法和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從而激勵學生在教師教學方法的引導下,逐步實現對課本數學原理和數學知識的理解。高中數學教師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課堂教學經驗,有意識地選擇出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方法,而這種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需要服務于課本教材的內容,另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深教學方法和生活的聯系,鼓勵學生以生活學習的眼光,發現各類教學方法背后的生活意義,促進生活化的數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傳播。
三、密切聯系生活與數學
前文主要闡述了學校和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探究,而從教學的整體情境來看,學生們還需要注意密切生活與數學的關系,真正地走入到數學中,提高自我學習和反思的能力,提高數學學習的綜合能力。
首先,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預習時,從生活中發現數學,了解數學應用的各個領域,進而推動學生對數學的深層探究。高中生由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思維,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時,往往已經不會直接提問數學教師,而是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指向和學習資源,發揮主觀能動性,突出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進而解答數學難題,實現在生活中學習和提高,在數學中完善對生活的認識。
其次,數學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后,加強對所學的已掌握的數學原理和數學公式,應用到生活中去,在應用的過程中逐步加深數學應用的原理,并學會反思與總結,在原理的應用中發現和突出生活領域內數學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高中生在對數學知識進行應用的過程中,還應該意識到對應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類和總結,突出數學原理應用的生活實踐性,從而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和提高數學綜合運用的能力。
本文主要從素質教育的理念,分析和探討了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特征。側重突出培養學生的綜合數學應用能力,并在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逐步意識到數學學習的全面綜合的特點,體會到數學的強大生活意義。而作為一名一線的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生活化的教學探究,分析和培養他們基本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解答技巧。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對學生的教學引導,在生活中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心理,幫助讓學生在解答數學難題時的從容應對,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