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云
【摘 ? ?要】折紙是一項民間傳統藝術,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種小工藝,也有人說它是幼兒指尖上的智慧,的確,折紙對于幼兒極具吸引力,對幼兒來說它是神奇、富有趣味性的,折紙活動能使幼兒得到快樂和滿從,同時,能促進幼兒動手、動腦、探索能力以及各種交往的發展。俗話說的好: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所以作為教師要有效指導幼兒折紙,培養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關鍵詞】提高 ?折紙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208
折紙是一項民間傳統藝術,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種小工藝,也有人說它是幼兒指尖上的智慧,的確,折紙對于幼兒極具吸引力,對幼兒來說它是神奇、富有趣味性的,折紙活動能使幼兒得到快樂和滿從,同時,能促進幼兒動手、動腦、探索能力以及各種交往的發展。俗話說的好: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所以作為教師要有效指導幼兒折紙,培養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應有折紙、剪紙的機會。”《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該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而素質教育也提出了“培養幼兒具有一定的折紙能力,提高幼兒表達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目標。它通過繪畫、折、剪等手段,巧妙的給紙張賦予了生命,讓他們變成動物、植物,豐富有趣,是啟迪幼兒智慧的一項有意活動。
幼兒園折紙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手腦并用能力及對手部肌肉發展也有好處,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是幼兒愿意參與的活動。在折紙教學活動中既能培養幼兒的動腦能力,又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他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
折紙是我園特色活動,每周都有安排折紙活動,由老師精心設計,但是逃不出傳統模式:老師教,幼兒學。通常是教師教一步幼兒跟著教師的折法折一步,活動中沒有體現幼兒的自主性,缺乏參與活動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下去會讓幼兒失去了對折紙的興趣。那怎樣才能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折紙活動,提高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一、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激發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1.用折紙裝飾教室,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折紙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的智力活動都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每個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特點,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可以把教室的每個角落利用起來,利用教室的門、窗戶、主題墻等,運用折紙工藝進行裝飾,可以是教師自己折的或者是一些漂亮的工藝品,讓幼兒每天受到熏陶,能邊欣賞邊講述;也可以把幼兒的作品裝飾在教室內,不要在意幼兒作品的美丑,從而大大激發幼兒想嘗試動手折紙的興趣。
每當我利用休息時間把一張張彩紙變成漂亮的動物、植物時,幼兒總是投來贊美的目光,對我的折紙作品非常感興趣,不停地問:“老師老師,這是什么?”“是不是ⅩⅩⅩ?”每次當我用折剪好的作品裝飾主題墻時,總有幼兒發出:“好漂亮!”的感慨,并投來羨慕的目光,這是我就會問上一句:“想折嗎?”這時幼兒會大聲的告訴我:“想!”潛移默化中激發了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2.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創作空間。
不管是什么活動,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創作空間就都是很重要,特別是折紙活動,說難不難,說簡單也并非簡單,折紙活動能充分體現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首先教師要放松自己,不給他們施加各種壓力,但是不是讓那個教師不要教幼兒,相反,教師要教,但教得是折法,不一定讓孩子去折老師所想的東西。可以讓幼兒折自己觀察到的想象出來的或者是自己喜歡的東西,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折紙而并非去完成老師的一個任務,這樣幼兒興趣會更高。
3.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提高幼兒折紙興趣。
折紙也可以與折紙、黏貼、添畫相結合,教師為幼兒充分的材料,才不會束縛幼兒的想象能力,游戲活動上,手工區我每次都給幼兒準備了許多彩紙,并且為幼兒畫了許多折紙步驟圖,讓幼兒邊看步驟圖邊學習折紙,我以為材料準備的很充分了。可有一次,一位小朋友向我要求要用雙面膠,后來我為她提供了雙面膠,結果她制作了非常漂亮的彩色扇子,我表揚了她但同時我也在反思,我以為他們能力沒能力制作那么復雜的東西,我以為我已經為他們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可是經過這次我知道我錯了,我不能以我的思想去評價她們,我差點扼殺了她們的想象力,之后我為手工區準備了許多不同的材料:剪刀、漿糊、皺紋紙、報紙、勾線筆等等不同的材料,果然每天玩手工區的幼兒也多了,每次都有幼兒制作出漂亮的作品。
二、注重個別差異,耐心指導每一位幼兒。
《綱要》再一次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加成功”。 “注意根據幼兒個體差異,研究有效的活動形式和方法,不要強求一律”,“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
通過小班一年折紙能力的培養,在已有的基礎上我教幼兒折雙三角形,我帶幼兒耐心的一步一步折紙,突然間我聽到顫抖的聲音:“老師,我不會!”原來是朱宇浩小朋友邊拿著紙張邊哭著說著,朱宇浩小朋友平時很要好但是能力不是很強,而且做事比較著急,其實今天對幼兒來說是第一次嘗試折雙三角形,第一次練習是比較難,但是由于他耐心不足,性子著急,所以哭了起來,但作為老師為了不讓他對折紙失去興趣,要耐心的指導他,看到他這樣的情況,我請幼兒自己練習,并走到他身邊蹲下來耐心的指導他,經過了反復的練習,他終于學會了折雙三角形,之后我又指導了另幾位能力弱的幼兒,看到他們露出成果的喜悅,我也很開心。
三、從易到難,簡單到復雜,培養幼兒興趣。
幼兒手指活動的發展是從不協調到協調再到靈活,那教幼兒折紙也要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在折紙活動中,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以及動手能力,我先教幼兒簡單的物體,練習最基本的折紙方法。比如教幼兒用正方形的紙折出三角形,再折出小三角形,等有了一定的基礎,教幼兒學折雙三角形,在學會折雙三角形的基礎上就讓幼兒學習折青蛙。比如老師先讓幼兒學會折房子的基礎上學習折鋼琴,然后學習折簸箕,從簡單到復雜得到鞏固練習,通過幼兒多次的練習、嘗試,幼兒自己也會摸索到了一些技能,從中體會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增添對折紙游戲的興趣。
四、教師巧妙提問,提高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折紙活動其實也可以培養幼兒勤于思考,大膽創新的能力,所以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自主性評價非常重要。在每次提問中也能體現,折紙活動中我經常這樣提問幼兒:“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你們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嗎?”“還可以做什么呢?”“還可以怎么玩?”,這樣,讓孩子們自己觀察,發現錯誤,并對孩子所提出的問題,讓孩子們展開討論,在思考、分析、的過程中糾正錯誤,并鼓勵幼兒共同商量,從多方面探討解決的辦法。既能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增進了幼兒的友誼,又體現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同時,通過提問還能讓幼兒集中注意力。
五、教師做出正確的評價,提高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對于幼兒想出的好辦法或者好點子,老師也要做出及時的回應及肯定,對于幼兒的作品也要及時贊美,老師的評價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給幼兒充分欣賞自己作品的時間,當一個個有創意的作品完成以后可以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在主題墻上,每次幼兒看到老師把自己的作品布置上去都會自豪的說:“看,這是我的作品”,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這樣自然而然增加了幼兒對折紙也感興趣。
折紙活動在幼兒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提供每個幼兒都有發揮想象、主動探索的空間,同時也是開發幼兒智力的好方法,折紙以它的自身魅力吸引著幼兒,當然也要靠教師讓它賦予生命力,提高幼兒對折紙的興趣,,讓一張張紙在幼兒稚嫩的手指里變活,變成各種動物、植物,教師要通過不斷的探索,把折紙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讓他成為深受有人喜愛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