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娜
【摘要】語文,不僅僅是語言加文學那么簡單,往大里說,它在培育健康的“中國人”的思維,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方面發(fā)揮著根本性的作用;往小里說,它是每個中國人的精神依托,是提高其文化學識、促進其個人修養(yǎng)的最直接的工具
【關鍵詞】語文教學 ?情感引入 ?教學效率
語文學科既應該是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學科,又應該是培養(yǎng)情感的學科。如何搞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倍受眾多語文教師的高度關注。筆者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我認為要做好新課改下的語文課教學,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抓好新穎的課堂引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采用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課堂。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比如,講解詩歌鑒賞課時,我先從分析《明月幾時有》、《東風破》、《菊花臺》等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處開始,引起學生的向往,再講解詩歌鑒賞知識,學生學習的效果便很好。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復習語文的興趣。“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
二、教師要交流醞釀教學情感
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沒有情感的課堂是痛苦的,讓學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課堂上能真情流露,與主人公共命運,與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與對話,以情來陶冶學生,以情來激勵學生。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教育的手段。比如,在學習《背影》一文時,我首先讓學生聽了筷子兄弟的歌曲《父親》,然后讓學生談自己的父親,想想父親給自己的關愛。其實老師如果有能力,最好自己給學生唱,或者讓有能力的學生唱,這樣學生更有深刻的體會。我在教學《白楊禮贊》的時候,給學生唱《小白楊》,盡管唱的沒有歌星好,可是學生還是覺得我們老師真行,于是就更加強了學生對老師的崇拜,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教師既要注重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又必須注重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的不同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我的具體做法是: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把學生分為四類進行教學、教育:(1)學習態(tài)度端正和學習能力強且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我們給予激勵和期望,給予更多的信任,讓他們有適當?shù)膲毫Τ叩哪繕巳ヅΓ瑳]有最好,只有更好。(2)學習能力強但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且成績上下不穩(wěn)定的學生,我們給予關心、幫助,了解其成績被動的原因,慢慢地引導地端正學習態(tài)度,使其學習穩(wěn)定性提高。(3)學習能力差但學習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我們幫助他尋找適當?shù)膶W習方法,提高其學習能力,當成績稍有提高時便給予及時的鼓勵,同時給予明確的和更高的期望。教師和成績好的同學可以適當幫助他們。
四、教師必須強化常規(gu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是一們充滿興趣、充滿人文精神有充滿智慧的學科。在課堂上,力求做到讓課堂變得鮮活,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到學習樂趣。我能夠強化教學常規(guī)各環(huán)節(jié):在課前深入鉆研、細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力求在備課的過程中即備教材又備學生,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在此基礎上,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備寫每一篇教案;在課堂上,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5分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語文是語言,因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要讓學生多聽、多讀、多練。為此,在課下,我給學生介紹了大量課文之外的美文讓學生品味語文之美。課上,要求每個學生進行課前5分鐘的讀書演講,學生通過相互的介紹,了解了大量的中外名著。我想讓學生明確,試題和試卷并不是語文的全部,關注人生、關注社會,用自己的心靈去聆聽來自人類歷史最深處的文化語言,并與之融為一體,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后,我認真及時批改作業(yè),及時做好后進學生的思想工作及課后輔導工作;在自習課上,積極落實分層施教的原則,狠抓后進生的轉化和優(yōu)生的培養(yǎng);同時,進行階段性檢測,及時了解學情,以便對癥下藥,調整教學策略。
五、教師必須不斷挑戰(zhàn)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直到現(xiàn)在,我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最近,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情況。作文的教學有時會令感到“束手無策”,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這些障礙,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里,對曾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只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如果在反思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一定要及時的否定自己,不斷改變自身的錯誤之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名更加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
六、注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
盡管現(xiàn)在提倡少給學生布置作業(yè),但是我還是堅持每次課后一定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同時我們老師在批改作業(yè)時都應當留個心眼:把學生平時最容易錯的題,編入錯題庫,就其內容可分為語音、句子等方面的錯題集。在教完一個系列的教學內容后或某次綜合考試前,把這些平時作業(yè)中易錯的題印發(fā)給學生,再次讓學生操練,教師再做針對性地評講。這不僅是一次公開批改作業(yè)的過程,而且還能指導學生如何提高成績、鞏固已學到的知識和以前學得不扎實的知識。
總之,教無定法。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不斷總結教學所得,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學生樂于學習,易于學習。
【參考文獻】
[1]褚興中:《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反思》,《語文教學通訊》2007年第2期
[2]王鳳香.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初探[N].科教新報,2011(8)
[3]李明坤;;論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考試與評價;201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