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歡
【摘要】任何教學都具有教育性。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是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調查了高中英語教師實施學科德育的現狀,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化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的對策。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英語 課程目標 調查 啟示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英語教學的三維目標具有很強的整體性和立體感。任何教學都具有教育性,而高中英語教學過于注重文化知識的積累,往往忽視英語教學的教育性,淡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教師既要做知識的傳播者,也要做思想的點撥者和指引者。因此,有必要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加強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一、對高中英語教師德育滲透現狀的調查
調查表的設計參考了江蘇省宿遷市 “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評價表”的部分內容。調查表的形式設計以選擇題為主,便于資料的統計整理。通過深入課堂聽課與向學生發放問卷,詳細具體地了解教師新課程目標的實施情況與實施成效。調查內容從情感態度、文化意識、學習策略、跨文化意識等方面考察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具體效果。
2014年3月,對教師課堂行為的調查事先與所調查中學學校領導、任教老師以及學生做了溝通協調。在泗陽縣眾興中學調查了16位高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實施教育目標的問卷調查。統計如下:
二、對英語課程目標實施情況的分析
從調查結果的統計來看,多數教師都能實踐新課程要求的教育教學目標,在講授語言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培養。多數教師都能努力營造情境,使課堂的氛圍能夠輕松活躍起來。
教師也能夠采取適當方式激勵學生,一些班級采用小組合作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但是單調的課堂用語難以有效控制課堂節奏,挖掘教材德育內容上,還做得不夠,滿意率沒達到一半。在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方面,教師做的工作也比較少,滿意率也較低。
我們的大部分教師課堂還是以傳授知識,提高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為主,以聽、寫、背這些機械學習手段為主。部分教師認為學生的語言能力有限,所提問問題比較封閉,缺乏趣味性與拓展功能,不能引起學生回答的興趣。
三、對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
怎樣改變英語教學過度重視應試,實現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思考。重能力、重素質已經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
1.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德育目標。教材在注重外語知識和能力培養的基礎上,也加大對學生德育、美育諸方面的積極影響。高中英語教材所涉及的德育十分廣泛,從個人修養、人格到公共倫理以及科學精神、跨文化交流等,是對未成年人進行德育的好資源。教師需要依據學生認知實際對教材做適當的增減或擴充。如在講授課文Living Well時,學生對“如何選擇生活方式”很感興趣;教師可以提供更多教學資源,讓學生去了解各種生活方式,互相交流,在比較中得出選擇。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獲取英語知識和生活常識,由能夠使學生產生心靈共鳴,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2.靈活運用多種方法。高中學科德育不能脫離具體內容和特定情境,否則很容易導致學生逆反心理,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需要以高中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如以“Birthday”為話題,談論有關日期表達,以及怎樣慶祝自己的生日?教師可以通過設問:Who do you think should get the first cake?討論生日蛋糕的第一塊該切給誰的問題,引導學生樹立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情感與價值觀。
英語教學的三維目標是一個整體,英語教師需要認真領悟透徹,在教學中巧妙的真融入英語學科德育滲透的內容。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振亞.實用英語語言文化[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
[3]沈惠忠.中國英語教學與研究的新構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