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摘 要:文章具體從三個方面闡述了新時期鐵路企業社會保險管理面臨的挑戰與對策,首先強調了加強社會保險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建議通過建立社保基金全路集中核算制度,加強稽核檢查,全方位加強社保基金管理,確保社保基金高效使用。最后提出了鐵路社保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鐵路社保 檔案 基金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4-289-02
鐵路社會保險管理自1993年以來先后實行養老保險行業統籌,以分局為單位移交省市參加地方統籌的辦法,2005年改由鐵路局直管站段,鐵路企業具有點多、線長、面廣,各鐵路局(直)屬單位社保機構橫跨多個省市的行業特點,參保人員范圍廣、參保情況復雜、待遇支付存在差異,下級單位眾多、層次復雜,結合鐵路企業的行業特點,筆者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一談新時期鐵路社會保險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一、鐵路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問題一:長期以來由于鐵路機構人員調整頻繁,社保檔案管理意識薄弱,沒有出臺嚴格的規章制度,缺乏有效連續的監管措施,社會保險的檔案管理處于松散管理的狀態。
對策一: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檔案局于2009年9月1日制定的《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規定》,由總公司出臺相應的鐵路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制度,各鐵路局(直)屬單位根據各地實際社保政策出臺細化方案,報總公司備案。同時指定專人從事檔案管理服務,對檔案管理人員制定專門指標,進行年度考核,加大宣傳力度。
問題二:基層站段甚至鐵路局(直)屬單位均沒有建立專門的檔案室,各類檔案資料被分割保管,容易造成社會保險檔案資料的丟失,檔案管理工作所需的硬件設備,軟件系統長期被忽視,檔案管理的信息化遠遠滯后于需求。
對策二:建立檔案室和檔案查閱室,購置檔案管理工作必需的硬件設備,如快速掃描儀、檔案密集架、計算機等,研發和購置檔案管理軟件。進行電子檔案管理,以統一模式、統一標準、統一要求為原則規范社保檔案的數據化。
問題三:社會保險檔案涵蓋的范圍廣泛,內容繁雜,如果不能根據當地社會保險的實際情況對各種檔案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利用, 只停留在初級存放階段則毫無意義。
對策三:鐵路社會保險檔案信息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基層站段和路局社保機構的綜合信息(包括社會保險統計報表與財務報表);參保職工、參保離退休人員的基本信息;社會保險業務臺賬組成,鐵路社保檔案應按照方便歸檔整理和檢索利用為原則,采用“年度—業務環節”或“年度—險種—業務環節”的方法對社會保險業務材料進行分類、整理,并及時編制歸檔文件目錄、卷內目錄、案卷目錄、索引目錄等。
二、鐵路社保基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問題一:由于鐵路企業的特殊性,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金長期剩余且費率偏高,變相增加了鐵路企業的運營成本。
對策一:各參保單位應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多談談企業的成就,當前面臨的資金困難,鐵路發展對地方經濟的推進,爭取更多的減免政策。
問題二:由于鐵路社保基金監管人員相對短缺,監管需要的專業性水平要求較高,社保基金的發放存在制度和管理漏洞,容易發生騙取醫保基金等造成社保基金流失的事件。
對策二:加強醫保醫師等專業人才的培養,完善待遇支付發放流程,設立舉報電話,用機制管好“水龍頭”,當好社保基金的守門人。
三、社保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問題一:鐵路局(直)屬單位目前使用的信息系統,由于險種不同、統籌范圍不同等原因,各險種、各級社保經辦機構都獨立地有著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統,并且各系統之間數據不能共享,技術不能兼容,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制約著社保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對策一:利用鐵路TMIS網絡平臺全路統籌規劃并統一安排,采用統一應用系統軟件、統一硬件設備配置要求、統一網絡之間接口標準和統一數據傳輸方式,以實現信息共享、保證數據一致性、減少重復建設。建立基層單位與鐵路局(直)屬單位統一使用的數據庫,細化流程控制,通過權限分配,各單位用戶在賦予的權限范圍內對數據進行一個預操作記錄,只有在鐵路局審核批準后才能對數據庫進行修改、補充和維護。同時要將各險種納入同一數據庫管理,將各險種的數據進行匹配,建立包括各險種信息數據的全險數據庫,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數據的集中統一管理,避免重復勞動,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的準確性。
問題二:由于各項險種開始實施的時間不同和地區政策差異等問題,同一個經辦機構內社保政策繁多,管理復雜,基層單位往往由于政策理解不透徹、執行不到位而造成業務錯漏,雖然開發了一些鐵路社保、計劃生育等管理軟件,但是沒有相互聯網,信息資源不能共享,落后的管理手段,致使鐵路局(直)屬單位、基層單位信息溝通不暢,上報資料、數據較慢,較大地影響了工作進度。同時由于信息化、網絡化水平較低,參保職工不能及時地查詢自己的各項社會保險,如企業年金在建行,養老保險在省(直轄市)社保局,醫保在省(直轄市)醫保局,工傷和失業在參保當地市級社保中心,不能及時了解社保最新政策。
對策二:一是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建立全局范圍的社保綜合信息發布及五險查詢平臺,這樣參保人員只要在任一可以連通鐵路局(直)屬單位局域網絡的終端都可以登錄信息查詢系統,查詢各項保險的個人賬戶信息以及待遇信息,真正讓社會保險的主體——參保人員參與到社保管理中來,使其明明白白繳費、享受待遇,還可宣傳社會保險的政策和相關規定,為參保人員提供政策咨詢和辦事指南等相關服務,減少現場政策咨詢量,加快業務辦理效率,提高社保系統的服務水平。二是研發社保管理信息公共平臺,在基本信息數據庫共享的基礎上,將各項業務通過網絡連通起來,也就是說要在職工新參、中斷、轉移、退休、看病、死亡、調轉的信息發生變化時各險種之間傳遞變更信息,形成聯動。可以和易聯眾等全國性的社保信息研發機構簽訂協議,對接人社部的“金保工程”,具體可研發社保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統(對參保單位、人員信息進行管理)、社保基金管理子系統(對社保基金進行征集和核定)、保險待遇管理子系統(對各類人員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初審、復核、核定、支付、調整及變動)、信息發布查詢子系統(發布國家鐵路社保政策、規定和辦法,鐵路社保管理個人賬戶信息)、業務工作統計子系統(統計生成各種報表數據信息、根據社保統計需要進行分析)。
問題三:由于研發力量的薄弱及缺少專項資金支持,鐵路社保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社保信息數據大部分涉及職工個人參保、核算待遇等機密信息,確保數據信息在存儲和訪問過程中的安全性迫在眉睫。
對策三:由各鐵路局(直)屬單位安排專項資金,設立代理防火墻加強網絡安全防護,防止惡意侵入和錯誤操作,建立異地容災機房,采用配置相同的微機,實現應用系統實時切換和數據的同步寫入,使用備份管理軟件實現系統的自動備份,以達到在線存儲和離線備份,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鐵路是資金密集型企業,如何利用好社保基金作為鐵路的流動資金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同時加快推進社保業務信息化,將大大簡化社保業務的經辦流程,有效快速查詢、記錄社保數據,盡快實現社保辦公網絡化。最后加強社保檔案管理,努力實現為鐵路職工“記錄一生、服務一生、保障一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郭志強,韓磊.社會保險信息化建設應當解決的基礎性問題[J].山東勞動保障,2004(5)
[2] 衛雪麗.談社會保險信息化問題[J].企業家天地,2009(11)
[3] 朱孝杭.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社會保險事業發展[J].科技資訊,2007(4)
[4] 付奉義.加快社保信息化建設[J].中國社會保障,2010(10)
[5] 孫永剛.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思考[J].硅谷,2009(6)
[6] 錢均.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研究[J].科學管理與決策,2012
[7] 蔣曉昉.淺談鐵路企業社會保險管理信息化建設.甘肅科技,2013(8)
[8] 朱悅.鐵路企業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淺析.財經界(學術版),2012(2)
[9] 呂莉娜.鐵路社保網絡建設研究.西鐵科技,2004(3)
[10] 張燕,季常煦,劉軍.鐵路社保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框架體系研究.鐵路計算機應用,2004(7)
(作者單位:太原鐵路局社會保險管理處 山西太原 03000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