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不僅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求知欲望,而且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和互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本文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提出了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 課堂氛圍 教學效率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057-01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一個人學習的動力源泉,也是其成長中最好的良師益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一旦學生學習充滿了興趣,教學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創造民主、輕松、和諧、濃郁的課堂氛圍,是使課堂煥發活力、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條件。新課標強調: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舊觀念,設身處地為學生創造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一個接納性寬容性的課堂氣氛,形成一個互教互學的“學習共同體”。只有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才會以愉快的心情啟動思維、思考和鉆研問題,從而進行有效的學習。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盡可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開展課前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對一個事物有無興趣,往往取決于這個事物給留他的第一印象。因此,要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諸如開展“課前5分鐘能力訓練”活動:即每次課前5分鐘,根據教學需要,由老師提前告訴學生做好活動準備,可以采用“你問我答”的競賽方式,可以采用講幽默故事、名人趣事、小品演繹、學過的課文等的“開心五分鐘”寓教于樂形式,也可以采用唱兒歌、詩歌朗誦、古詩或三字經背誦、日記展示等的“美文鑒賞”活動形式。這樣,不僅讓學生從課間的活動中進入學習狀態,而且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利用贊揚和獎勵,促進學生學習的愿望
小學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哪怕是成長過程中的任何點滴進步。清代學者顏元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辟潛P欣賞的激勵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比如,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贊許肯定的口吻“你說得真好!”“你真棒!”等;或用親切的動作如,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等。多一份贊賞,學生在學習中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通過贊賞,可以融洽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
三、認真傾聽學生發言,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就像容器,等著老師往里灌東西。其結果,學生的天性被扼殺。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發言。學生“講”教師‘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生的想象力、深刻獨到的見解都會通過“講”展示出來;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真諦;可以鍛煉學生,學生越說越想說,越說越會說,越說越自信。課堂成了他們發揮能力的舞臺,“說”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出課堂勃勃生機。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而這種學生多講、老師多聽的教學模式正是“授之以漁”的有效途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做主角,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力與魅力。
四、以微笑的方式授課,拉近師生距離
面帶微笑上課,這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一種簡單易而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種微笑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流露的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關愛之情,是老師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相反,如果教師在授課時,總是板著面孔,處處想著在學生中樹立威嚴感,這就在無形中就扼殺學生對教師的親切感,也很難建立起師生交流與對話的平臺。微笑著面對學生,是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說教,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用一種壓力去迫使學生去做,也許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和學習知識,首先要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用微笑去上課。
五、結語
良好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有著積極的作用,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教師,應該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教學環境等因素,時刻對課堂教學進行思索、揣摩,在觀念、方法、行為及修養上刻苦鉆研;準確把握個人情感因素在教與學中的介入,把握好教學的每一步驟,創設良好的情境,創新教學方法;擯棄以往把語文課堂變成教師居高臨下向學生施舍知識的場所的做法,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贊賞學生,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積極好感,從心理上重視課堂知識的學習,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洛倩.創設良好的英語氛圍,提高學習興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02)
[3]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05)
作者簡介:
侯占軍(1964-),男,甘肅康縣人,白楊小學一級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