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井龍
【摘要】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也就是說,在課改下,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豐富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在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的同時,也為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以及數學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 多樣化 導入環節 教學方法 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128-01
多樣化課堂是相對于傳統單一化的課堂而言的,也就是說,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在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結合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欲望,進而,為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構建多樣化的初中數學課堂,以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走進數學課堂活動當中,進而,為學生良好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1.導入環節的多樣化
于漪老師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而導入環節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其有效性直接關系著課堂的成敗。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打破傳統單一的導入方式,借助多樣化的導入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為精彩數學課堂的構建邁好第一步。
(1)生活情境導入
眾所周知,數學與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有用之于生活。而且,有人說過:數學課之所以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是因為脫離了生活實際,導致學生看不到應用的價值。所以,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提高導入環節的質量,我們要有意識的在導入環節引入生活情境,以確保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找尋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時,為了能夠讓學生積極地走進數學課堂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一個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情境:某商場三月份的銷售額為200萬元,四份下降了20%,后經調整,五月份銷售額達到了193.6萬元,思考:這兩個月的平均增長率。生活情境的導入不僅能夠讓學生以積極地態度走進數學課堂當中,而且,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問題情境導入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有效的問題創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及數學學科價值的最大化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立足于數學教材,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進而,逐步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時,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也為了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印象,在導入環節,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①回憶:全等三角形的定義?②探究:在兩三角形中,其中一組角對應相等,其中兩組邊對應相等能否判斷兩三角形相等?哪種情況下可以判斷?哪種情況下不可以判斷?③探究:在兩三角形中,三條邊對應相等能否判斷全等?④探究:在兩三角形中,如果給定兩個角對應相等,一組對應邊相等?能否判斷兩三角形全等?……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思考,并試著證明。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且,對學生問題思考能力的培養以及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1)自主學習方法的應用
自主學習是課改以來廣泛推廣的一種教學方式,該方式的最大特點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進而,使學生在輕松地環境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整式乘法》時,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選擇了自主學習模式,首先,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掌握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則,并能運用法則計算。接著,我引導學生結合教材進行自主學習,并自主完成下面的練習題:
①(2a+3b)(3a-b)=____;②(2x-1)(x+2)=____;③(2x+3)(x-3)=____;④(x+y)(x2-xy+y2)=____;⑤(a+2b)(a-2b)(a2+4b2)=____……
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學生對試題的完成情況來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而且,我們還可以在檢測的過程中明確我們所要講解或點撥的內容。之后,我在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以確保自主學習課堂的高效實現,進而,也為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好基礎。
(2)小組探究方法的應用
小組學習是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思維的互相碰撞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所以,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找到不同的解題方法,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例如:在四邊形ABCD中,兩組對邊AB、DC延長交于點E,BC、AD延長交于點F,且EF∥BD,AC的延長線交EF于點G,求證:EG=GF
這是一道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試題,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題思路,并在小組內交流、探究,目的是要讓學生找出多種不同的解題方案,進而,使學生在交流中拓展思維能力,積累解題經驗,同時,也確保學生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
3.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評價是課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以往的課堂評價基本上都是說教式的評價方式,這樣將嚴重不利于學生的健全發展。因此,在課改下,我們要更新觀念,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也就是說,我們既要評價學生的成績,又要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動機;既要有教師的評價,也要有學生自己的評價和同學的評價。等等。還以教學《整式乘法》為例,在評價時,我們要評價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也要評價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態度,要以鼓勵性的評價方式保持學生自主學習的樂趣,進而,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愿意自主的走進數學課堂當中,愿意成為數學課堂的一員。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借助多樣化的課堂活動來保持學生對數學的長久興趣,進而,在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同時,也確保學生在輕松地環境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力輝.課標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J].《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13年11期
[2]高以素.構建和諧數學課堂 提高數學教學成效[J].《考試周刊》2008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