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軍
摘 要:國之教育,以人為本,《經典導讀與實用寫作》則是一門重要的人文課程,如何上好這門課程,亦是一項重大課題。從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學生實際學情出發,研究了案例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和情感升華,以期真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感悟生活,富有思想,啟迪智慧,并使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成,做一個愛閱讀,會寫作,善表達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經典導讀;實用寫作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9-0206-02
時代的車輪來到21世紀,經濟高速騰飛,教育空前繁榮。高職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部分,亦呈現出最好的發展勢頭。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沐浴高職教育之春風,開辦幾年以來,在校生已達萬人,學院時刻遵循職業教育和就業導向的辦學定位,專業設置以及人才培養均以“職業技能教育”為目的。在此大趨勢下,職業素養迅速提高的同時,人文素養的教育絕不可忽視。
《經典導讀與實用寫作》課程作為學院大一新生的重要人文課程,肩負著滋養學生的心靈家園、培養良好的語言表達的責任使命。廣東創新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民辦類三B院校,所招生源大部分為廣東省內學生,以東莞本地學生居多。這些學生來自經濟比較發達地區,高考文化分數相對較低,網絡與計算機是他們最親密的伙伴,“95后”、“獨生子女”、“個性自我”等是他們不言說的標簽。
《經典導讀與實用寫作》課并不是一門實踐課程,傳統教學的欣賞、品讀、寫作并不能激發學生的熱情。為了讓我院學生真正參與學習,愛閱讀,會寫作,善表達,做個務實會寫、內涵豐富的當代大學生,我們中文組對課程內容研究了案例教學法及情境教學法,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把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在應用情境中進行。
我院本門課程采用的教材為《高職實用語文》,全國高職高專教育精品規劃教材,主編楊淑珍、田霖,編排分為閱讀、寫作和口語三個部分,教學課次大概16次,我們的教學方法如下:
一、經典文章聯系現實,讓學生深入角色,扮演角色,感同身受地體會文章情感,發自內心地自我表達總結
1.詩歌篇《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的具體教學方法:印度詩圣泰戈爾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被評為最優美的愛情詩歌,我們在有限的兩個課時的講解中,簡單地解讀了泰戈爾的個人簡介及創作背景之后,就帶領學生結合自身以及周圍同學的感情歷程,討論愛情的過程及真諦。學生們暢所欲言,小組討論,分析愛情的一般流程圖,并且總結出了大多人愛情中的“距離”的發展走向為:單相思-重相思-相愛卻不能在一起-戀愛-吵架冷漠裝作毫不在意-冷漠分手。學生們分組扮演不同的感情階段成員,自己比較,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到底是什么。當學生們被調動起來,他們自己自然而然能夠得出結論,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不是單單的想念和相思,不是相愛卻不能在一起,而是相戀后的吵架冷漠,給愛你的人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里,學生們既簡單又深刻理解到:從陌路到陌路的距離,痛徹心扉,要學會慎重開始,珍惜擁有,珍愛他人。
2.散文篇《樹的精神》的具體教學方法:《樹的精神》是俞敏洪的一篇演講詞,也是一個成功的方法論。如果單純地介紹俞敏洪經歷及成功的要素,學生并無興趣。我們先以《中國合伙人》的片段展開了俞敏洪的成功人生,讓每個學生都希望并且有希望成為一個成功之人。然后請同學們舉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成功人士,分析他們的過人之處。一輪小組討論之后,成功之樹就枝繁葉茂地盛開了:有理想、定目標、堅持不懈、多讀書、自信自強、不怕困難、具有愛心、團隊合作……學生們總結出的條條點點應有盡有,既證據充分,又針對自己。雖然成功的因素各不盡然,但成功的道理竟然相同——有一棵夢想之樹,施肥打好基礎,沖破阻力堅定不移,迎難而上,這棵幼小的樹苗種子最終能長成參天大樹,學生們也都希望像俞敏洪一樣,做一個樹一樣的人,既有自己的根基,又能造福他人。
3.小說篇《三國演義之屯土山關公約三事》的具體教學方法:雖然《三國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小說的巔峰代表之作,但在一百二十人的大階梯教室,教師仍然很難帶著學生去分析解釋文章字句。在課堂上,我們分了組,設定角色,請他們分別扮演曹操、關羽、劉備、張遼、甘夫人、糜夫人等,人生如戲,在戲里演好人生。我們老師并不需要講解課文,只需要請學生用自己的身份角色進行思考。你是關羽,你就以關羽角色思考:關羽被曹操包圍,帶著兩位夫人,而劉備不知生死,此時該如何是好?你是曹操,你就以曹操角色思考:一直想收服關羽,此等大好機會,該如何好好表現?你是張遼,你該如何去勸降,如何威逼利誘,才能勸得關羽暫投曹操?幾番精彩對決之后,學生們在不知課文內容的前提下,竟然自己能夠表演出課本中類似的情節和臺詞,同時,他們還認識到:扮演一個德才兼備、忠肝義膽的真英雄實乃過癮之事,愿在生活中也做一個頂天立地、光明坦蕩的真君子。
4.影視戲劇篇《我的青春誰做主》的具體教學方法:由高璇、任寶茹創作、趙寶剛導演的青春劇具有濃烈的現實意義,但“別人的故事”仍不能在我們學生中引起最大的教學效果。課堂上,學生甚至不用扮演課本中的錢小樣和方宇,他們只需表達或演繹自己的一個生活特景,雖然每組展現的故事各有千秋,但最后與文章中的錢小樣和方宇的故事和性格居然并無大不同。年代可能有差別,青春的故事卻很相似——家長希望安排兒女的前程,而青春期的孩子們卻在做著各種不同的抗爭。聽長輩話,少走很多彎路,還是青春自己做主,哪怕荊棘叢生,學生們有探討有辯論,講自己的人生,聽別人的故事,過好我們共同的青春,這正是我們教師希望的教學效果。
二、實用寫作以工作案例為綱,以知識貫穿為領,以學生寫作出來解決實際問題為最終目標
1.應用文的整體教學思路為:無論是條據、啟事、廣告、求職信等日常應用文還是通知、通報、請示、批復、報告等行政公文,我們都是直接以學生姓名為例,虛擬他們正處在相關工作崗位,拉學生進入工作情境之中。在他們的工作操作過程中,需要通過應用文寫作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務,以此來展開課堂教學。情境設定完畢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職能和重要性,能自覺查找課本書寫應用文,在學生自己翻書查找和討論寫作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也穿插講解和總結,整個教學過程類似于給徒弟布置任務,徒弟自己完成,師傅在旁只做指點的場景。
2.在日常應用文的教學中,以條據為例,其情境設計為:2014年4月18日早上8點,創新學院財經系的秘書肖瀟準時上班,她先到學院辦公室領取了1個印泥、7個儲物盒和15個文件夾,剛回辦公室接收完教務處的會議資料20份,就接到了媽媽的電話:爸爸不小心骨折了,媽媽正等著她拿錢去東莞市人民醫院辦住院手續。于是,她給同事張立留了張紙條,把上午需打印教師課表的事情托付給了他,又向財務處借了6 000元,說好下個月還清,并寫了一張請假條給系里的李主任,要求請假半天,然后直奔醫院,到了醫院才知道要交8 000元住院費。她給醫院寫了一張欠條,承諾三天后會如數付清,才得以辦好住院手續。在課堂教學中,有人扮演肖瀟,有人扮演教務處、財務處、醫院等相關人員,若肖瀟的條據寫得不好,自有人員及時指出,教師在旁監督即可。
3.在行政公文的寫作中,具體的情境設計為:在天祺公司,肖瀟是一名新來的大學生員工,辦公室主任要召開一個新產品設計的部門會議,讓肖瀟擬發一個要點齊全、一目了然的會議通知。在產品設計的討論會議上,肖瀟根據顧客需求,有一個大膽的改革創意,但需要一筆經費支持,于是肖瀟以部門名義,書寫了一份理由充分、言辭懇切的請示,請示得到批復后,肖瀟部門又用函的形式,把新產品的新穎實用及價格訂購等內容介紹給了他們在外的業務單位。新產品順利得到了市場推廣,肖瀟又把整個過程整理了一份報告上交領導,肖瀟做事條分縷析,寫作簡明實用,其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領導的大力贊賞。
4.應用文寫作的案例和情境設置因系而異。《經典導讀與實用寫作》屬于人文基礎課程,全校各系均有開設,各系的教學案例和情境設置當然得和本系專業一脈相承,才能為專業服務。管理系的請示可能是工商模擬大賽的相關事宜,機電系的請示則可能是生產設備在工作中出現了問題需要更換。為了讓一個寫作訓練更能符合實際情況,我們教師經常到企業里去參觀學習,工廠里需要用到哪些實用文章,具體實施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連人名、品牌、大小等等細節都是我們情境設置的各個關鍵。
以上內容主要為閱讀和寫作的教學過程,鑒于上課時間有限,關于口語部分的教學,我們教師一般以課堂及課外的讀、說、評、演講、辯論等實踐活動進行,此外,我們還采用了以下幾種方式:
1.教室或者宿舍設置“讀書偶得”之類的宣傳欄,互相交流,經常更新,讓閱讀教學就在身邊。
2.開設“經典閱讀與實用寫作網絡在線”或是“創新閱讀與寫作微博”,學生的所思所想所得,皆可發表,大家互評互學,老師參與主持,建設網絡心靈家園。
3.舉辦一些征文比賽、讀書節、演講比賽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更讓學生在實踐中開闊視野。
《經典閱讀與實用寫作》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案例情境教學中如沐春風,展一雙想象的翅膀翱翔天空,是我們任重而道遠的任務。
參考文獻:
[1]賈士義.案例教學法的課堂教學組織透視[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8).
[2]宣英.語文情境教學法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3).
[3]蔣麗云,朱軍明.高職應用文寫作情境教學探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
[4]王耘.高校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經典導讀的設計與實踐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7).
[5]謝復王.基于微課程的應用寫作教學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