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對就業崗位的勝任能力,而且要培養其適應科技和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變化的職業核心能力。針對民辦高職院校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所存的問題,淺析有關解決途徑,旨在全面提高民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民辦高職 職業核心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176-01
當前,大多數民辦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不夠重視,人才培養重點仍在學生知識傳授和專業技能鍛煉,造成許多畢業生自我管理能力、與人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革新能力等較弱,這些能力不足影響學生職業發展后勁。可見,強化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這不但關系到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民辦高職院校發展前景。
當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對職業核心能力認識不全面,理解不科學,定位不準確
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在高職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但民辦高職院校普遍對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未給予應有重視,認為培養好學生專業技能就達到辦學目的。而有些民辦高職甚至照搬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寄望以此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造成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既沒有扎實掌握專業操作技能,理論功底又遠不及本科畢業生水平,難以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而21世紀所需高技能型人才不僅要熟練掌握專業操作技能,而且還要具備較強職業核心能力。對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些,科學理解,準確定位,才能在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方面有所作為。
二、民辦高職學生對培養職業核心能力意識不強,影響職業發展
多數民辦高職學生屬于獨生子女,過度依賴父母,受多年應試教育影響,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培養自身職業核心能力的意識,不重視科學規劃職業生涯,不思考就業問題,面對就業也是傾向于聽從家庭安排,造成學生無法正確評估自身能力,不了解職業要求與自身素質的匹配程度,看不到職業核心能力在就業和今后職業生涯中的重要作用,缺失自身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三、在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上不系統,學生職業核心能力不強
如今勞動者有許多機會選擇更換職業,嘗試不同的職業生活,而職業和崗位的轉變就要求人們具有較強的角色轉換能力和適應能力。但民辦高職教育在專業技能教育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方面,不可避免存在著偏頗,偏重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忽略職業核心能力鍛煉,造成學生畢業之后走上工作崗位眼高手低、無法適應工作崗位,而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能力相當廣泛,涵蓋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等,這些能力是專業技能所不能涵蓋的,也不是依靠專業技術培訓就能習得和掌握的,需要通過系統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才能獲得。
四、師資力量不強,實踐經驗不足,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缺乏后盾
當前民辦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結構狀況,難以滿足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要求。師資隊伍存在兩大頭情形,即年老和年輕教師居多,年輕教師剛畢業就走上講臺,授課時學理氣息濃,空談理論,眼高手低,將高職課堂當成普通高校課堂來講授,而多數年老教師來自本科院校,理論研究功底深厚,實踐經驗卻不足。另“雙師型”教師比較缺乏,造成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難上加難。師資隊伍的整體現狀,使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缺乏力量。
針對民辦高職院校存在上述問題,探析以下提高途徑:
一、正確定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加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今后社會不但需要一大批高級專業人才,而且還需要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對此,民辦高職要切實培養出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需要。為此,人才培養目標要明確,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備較強專業技術技能,更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核心能力;要探索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科學的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要加大投資力度,主動適應本地區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改善條件,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二、創造條件,讓學生重視并主動投入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民辦高職院校要創造條件,營造氛圍,讓學生切實重視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學校要在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安排、實踐教學環節以及日常學生管理中,都融入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要素。要引導學生科學合理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到職業核心能力對將來就業和職業發展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學校要打造好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如勤工助學、志愿服務、社團活動等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增加社會實踐經驗,多方位、多渠道地加強自身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三、要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多元教學評價體系,形成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系統化
民辦高職院校要切實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評價體系,強化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而且要把學生鍛煉成為具有較強的職業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要借助職業核心能力測試評價標準,把職業核心能力的評價考核與專業知識技能的教學評價相結合,構建以能力為中心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并在日常教學活動和實習實訓過程中,多方面系統化地評估學生,促進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形成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系統化。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把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有效融入教學過程中
民辦高職院校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構建有效的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多渠道優化教師隊伍,完善“雙師型”結構,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建立兼職教師人才庫,實現人才資源共享,完善高職教師培訓體系,探索高職教師培訓模式,滿足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新要求。教師要把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融入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中,幫助學生明確滲透其中的職業核心能力的要素、指標,選用有助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尤其是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學生直接面對工作中的種種問題,并使用與人交流、與人合作等職業核心能力來解決問題,以此提高自身的職業核心能力。
參考文獻:
[1]元婧.《淺析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職業時空 2013.2
[2]靖德云.《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研究——以山東省為例》 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2012.10
[3]呂蓮,姜娟娟,周超.《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問題與對策分析》 課程教育研究 2014.7
作者簡介:
吳志卿(1976.5-),男,助理研究員,現任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辦副主任。研究方向為就業指導教育、高等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