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昀
內容摘要:本文運用毛澤東文藝思想,評小品《投其所好》,認為是思想性和藝術性有機結合的精品,是優秀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雅俗共賞,寓教于樂,提倡天道酬勤。
關鍵詞:毛澤東文藝思想 優秀作品 寓教于樂 天道酬勤
一
開心麻花劇組創作表演的小品《投其所好》,在2015年羊年央視春晚直播后,備受關注,各抒己見。這種現象引起了筆者研討興趣,本文旨在運用毛澤東文藝思想評小品《投其所好》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提出見解,以饗讀者。
“文藝批評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政治標準,一個是藝術標準。”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簡稱為《講話》),闡述文藝批評的政治標準與藝術標準的關系,明確要求“革命的政治內容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1]。毛澤東關于內容和形式完美統一的理論,既是文藝創作實踐的指導原則,也是文藝批評實踐的指導原則。今天的文藝工作者在從事創作、表演、評論時,要繼續弘揚《講話》精神,要堅持“文學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價值取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譜寫真、善、美的時代華章”[2]。開心麻花劇組接受媒體訪談時,坦言劇組在搞喜劇創作時的態度:“不真誠,無喜劇。”在創作春晚小品《扶不扶》、《投其所好》等作品,寓教于樂,“意義”與“意思”兩手都在抓,二者不能缺一。因此,筆者運用《講話》精神做指南,通過藝術分析來評價小品《投其所好》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力求評論有章可循,實事求是,公正合理。
二
文藝批評總是通過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來把握作品的思想政治傾向的。小品《投其所好》講述的故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密切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郝建講述了他耳聞目睹的職場故事。故事開端:老局長因賭博被組織處理,新局長走馬上任之際,郝建被馬科長傳喚而憂心忡忡,擔心自己飯碗不保。故事發展:經過交談,郝建明白馬科長的真實意圖,不理解,不領情。故事高潮:馬科長現身說法,誘導郝建明白陪領導打好球的實惠,郝建被說服,雙雙陶醉在“雙贏”的美夢中。故事結局:新局長一身正氣,首先整頓機關工作作風,明察暗訪,讓“業務能力很強”的小伙子郝建轉正了,讓鉆營溜須拍馬的馬科長也受到了組織處理。故事情節合情合理,順理成章。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真實可信。郝建:職場上安分守己,工作踏實肯干,求安居樂業合家歡;不會溜須拍馬;善于自我反省,知錯就改;業余喜歡打乒乓球;憑年輕有為被組織轉正。馬科長:馬屁精,自毀前程,溜須拍馬的功夫害人又害己。杜局長:明察秋毫,愛憎分明,獎懲分明,一身正氣,工作上雷厲風行,業余喜歡打乒乓球。老局長:玩物喪志,被組織處理了。
小故事折射出了大道理。1.“識時務者為俊杰”,文學創作要富有時代感和使命感。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旗幟鮮明地表明黨和國家反腐倡廉的決心和態度:“我們所說的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小品的創作者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譜寫真、善、美的時代華章”。2.小品通過把郝建與馬科長職場上求晉升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方法、表現、命運做了鮮明的對比,揭示了普通人在職場上求順風順水的根本法寶是“天道酬勤”并非是本末倒置的“投其所好”;小品通過把老局長與新局長在官場上對待工作的兩種迥然不同的態度、作風、表現、命運做了暗示的對比,揭示了黨的干部要嚴于律己,自覺做人民的公仆,才會求得事業發達。
由此可見,小品《投其所好》的創作者是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的,“立場問題”上沒有摔跟頭。毛澤東在《講話》中指出:“態度問題。隨著立場,就發生我們對于各種具體事物所采取的具體態度。比如說,歌頌呢,還是暴露呢?這就是態度問題。究竟那種態度是我們需要的?我說兩種都需要,問題是在對什么人。”[3]小品《投其所好》的創作者由于堅持了“文學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價值取向,對小品中的人物的態度愛憎分明,該歌頌的就歌頌,比如踏實肯干的郝建,一身正氣的新局長;該暴露的就無情的暴露,比如“投其所好”的馬屁精馬科長的嘴臉。小品卒章顯志借郝建之口,揭示了小品要表達的主題思想為人民服務,提倡“天道酬勤”。因此,小品的主題思想正確、集中、鮮明,思想健康積極,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
三
毛澤東在《講話》中指出:“文藝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4]小品《投其所好》反映出來的生活顯然經過了藝術加工,人物性格更鮮明。譬如,馬屁精馬科長顯然是經過了藝術加工,拍馬屁的形象入木三分,充滿了漫畫式的夸張,充滿了辛辣的諷刺。
恩格斯的“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題,給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文學典型指明了方向。小品《投其所好》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富有藝術表現力。
1.典型環境。小品的創作者非常注重對小品中的環境的選擇和構思,為人物提供了一個相得益彰的頗具時代感的活動舞臺。把人物放在反腐倡廉,開拓進取的社會環境中來刻畫人物性格。自然環境描寫合理,辦公室的布置能滿足劇情演出需要,有投其所好需要的乒乓臺、乒乓球拍.....墻上掛了一幅充滿諷刺意義的“馬上封侯”圖。
2.語言描寫。小品《投其所好》的語言具有很高的概括力和表現力,用極儉省的筆墨寫出了豐富的內容,語言描寫、對話描寫十分出色,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了人物個性,言如其人,言為心聲。
“那我也不能放下本職工作!光陪領導打球呀!那不就成了馬屁精了嗎?”這番話刻畫出了愣頭青郝建腳踏實地工作的個性。
“我告訴你,我能清楚地說出每位領導的喜好、星座、血型,甚至生辰八字。這位喜歡釣魚,我就潛到水里往他魚鉤上一條一條地掛魚。”(觀眾掌聲)這番話淋漓盡致揭露了馬屁精的丑惡靈魂。
“馬屁精!馬屁精!害群之馬!你的問題有關部門早就掌握了!今天,我來就是想領教領教,今天真讓我大開眼界呀!拿著國家的錢不干正事,溜須拍馬走捷徑。等候處理吧!”言談舉止符合杜局長新官上任的公仆形象。
3.動作描寫。人物表演惟妙惟肖,凸顯人物性格。郝建悲喜交加的表現自然、準確、生動,模仿說“啊”的場面,體驗當科長滋味的場面,急中生智應對局長詢問的場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馬科長溜須拍馬的功夫讓人大開眼界,馬科長答疑道:“我告訴你開會是講究技巧的。領導一發言,他剛拋出他的觀點,我馬上就給他一個(夸張地擺一個質疑的坐姿)(觀眾大笑)領導就想怎么的,你這是質疑我的意思。等他說完了,我都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我馬上就給他一個‘啊(極度夸張的態勢語)我要讓領導感受到我被他的話洗禮了,而且我大徹大悟了,最后我還跟領導站到了一隊!”杜局長明察暗訪,整頓作風的場面,猶如警鐘長鳴,警示人們走正道。
4.細節描寫。小品《投其所好》中的典型細節的運用,是刻畫人物的“點睛之筆”。例如,馬科長準備迎接杜局長來視察工作前的“化妝”動作,充分刻畫出了溜須拍馬的丑態,暴露了以“色”邀寵的心態。故細節描寫真實自然,凸顯人物個性十足。
5.乒乓球拍的藝術作用 。首先,在“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方針指引下,乒乓球運動發展成了中國人引以驕傲的全民運動,誰都不會把愛乒乓球看成“不務正業”。因此,劇組選擇乒乓球是匠心獨運的結果,這有助于把人物形象放在典型環境中正面塑造。其次,筆者認為乒乓球拍還可以在小品中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推動郝建講述職場的故事一波三折。故事開端,用乒乓球拍暗示把老局長“拍”進去了,故事發展和高潮中,馬科長誘導郝建用乒乓球拍“拍”出自己“人生的天梯”,結局是故事結尾用乒乓球拍暗示馬科長也被“拍”進去了。乒乓球拍還可以起到一語雙關的作用,暗示觸犯了黨紀國法的“老虎”、“蒼蠅”一起拍打進去,樹立執政為民的形象。當然用乒乓球作為道具,也方便舞臺演出,所以創作者選乒乓球來創作小品是藝術構思的需要。
因此,郝建表達反省的一句潛臺詞“我拒絕黃,拒絕賭,拒絕乒乓球”一句是寓教于樂的經典臺詞,不必修改。為了不發生誤會,當然也可以把小品最后一段中的潛臺詞改成“拒絕黃,拒絕賭,拒絕拍馬屁!”
總之,筆者認為小品《投其所好》是思想性和藝術性有機結合的精品,是優秀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弘揚正氣,傳播職場正能量,寓教于樂。小品讓人雅俗共賞,喜聞樂見。因此,小品《投其所好》憑“意義”與“意思”的完美結合,能上春晚表演是必然的,并非存在“水分”喲!從春晚現場觀眾的掌聲、笑聲、喝彩聲中,可以看出群眾還是蠻喜歡的!
我們期盼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我們普通老百姓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打造中國是文化強國吧!
參考文獻
[1][3][4]紀懷民,陸貴山,周忠厚 蔣培坤.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選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2:556、 538、549.
[2]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