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伯軍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它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水平。據調查,初中生最頭疼的課程就是數學,他們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推進,創新教學理念、倡導新的教學策略,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結合我國初中數學教學實際,簡單闡述如何改變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科學對策
進入21世紀,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從本質上說,其競爭的實質就是人才的競賽。初中教學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數學作為初中教學的難點,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很高要求,是學生很難掌握的學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堅持創新,改變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手段實施授課,發揮因材施教的重要作用,切實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相關概述
所謂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從教師與學生所從事的教學活動過程和結果考慮的,有效教學要保證教師利用最少的時間,在遵循科學教學的基礎上,節約人力、物力資源,并讓學生理解所學習的內容,能夠準確記憶并得到有效應用的教學目標。這種教學也是一種能夠讓學生在認知上得到發展,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然后掌握知識的方法。當然,由于教學受到的制約因素多,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的主要人物,這也就導致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如教學環境、學生的學習機會、教學密度、教學方法等,都會對課堂有效性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有效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形成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和科學教學,還要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發展以及個性的培養。為了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結合教材設計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教育教學的基礎,是教師授課的重點。有序、嚴謹、科學的教學內容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高質量教學的目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根據課本教材的差異系統制訂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以教學大綱為基礎結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設計授課。在數學教學中穿插活動教學、分組教學、問答教學等環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有效教學。
2.優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某種教學策略實施授課的一種形式,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都有很大影響,由于教學設備、教學出發點的不同,教學方法也有很大的差異。在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的基礎上,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也是大勢所趨。例如,分組教學、游戲教學等,都是提高課堂活躍度,保證有效教學的重要方法。某初中數學教師在講解二次函數圖象的時候,就采用探究式教學實施授課,給出不同的三個函數y=x2-2x+1、y=x2-x-6、y=x2-x+2,讓學生探討它們的圖象與交點坐標,從而完善教學。
3.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重視課堂互動教學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兩者共同構成了教學基礎。在師生之間搭建積極溝通的橋梁,讓他們不斷交流,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對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對教學的看法,多關心他們的學習情況,根據不足和學生提出的難點完善教學。另外,教師還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加強課堂互動,不能讓課堂成為“一言堂”,要堅持交流,多與學生開展問答,了解學生的學習訴求,在互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適時調整教學計劃,更好地完善教學。
4.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導者,他們的教學質量和綜合素養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是高質量教學的保證。新課改理念改革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對教師的素質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學策略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對此,教師要堅持學習,不斷完善自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知識,掌握現代化教學的新方法,在提高專業教學水平的基礎上,規范自己的行為,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并存的發展規律,切實加強教育,提高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學是初中授課的重點,它一直以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素質水平有著很高要求。據調查,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青春期,很難集中注意力進行高質量學習,再加上教學策略的限制,就使初中數學教學經常遇到阻礙,教學質量不高。為了切實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初中數學教師要堅持創新,改變教學策略,完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開展現代化教學,并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間,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2]陳勇勝.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09(S1):124-12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