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麗華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背景下,我國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導致教學活動難以開展。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趣味性方面展開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趣味性;教學方法
一、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數學課堂缺乏互動,過于枯燥
當前高中數學課堂主要是對各種函數、排列、集合等知識點的學習,此類內容不僅抽象,而且難度較初中知識點大很多。雖然已經有不少教師意識到課堂互動的重要性,但其互動形式單一,往往是通過各種提問來進行課堂互動,導致整個課堂教學活動枯燥乏味,學生對此形式的課堂教學提不起興趣,枯燥的課堂不僅容易導致學生走神,而且學習效果也不佳。
2.課堂教學思路呆板、單一
當前,雖然我國已經開始實施新課標,但不少教師在數學教學方面仍然沿用以往傳統的教學手段,比如就等差數列的知識點講解來說,由于長期受傳統的教學方法影響,很多教師的教學仍是按理論、公式、演示這三步進行,使得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也不高。在整個教學中如果缺乏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例子進行訓練,而只是日復一日地重復同樣的教學模式,課堂中的知識點教學與基本練習形式單一,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情況不佳,也難以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的效果。
二、提高數學課堂趣味性的方法
1.營造歡樂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營造歡樂的課堂學習氛圍,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除了應當提前做好備課工作之外,還要和顏悅色,以巧妙、有趣、幽默、嚴謹的語言來開展教學活動,給學生營造出和諧、歡樂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采用典故、成語、俗語、順口溜等,尤其是在進行枯燥的知識點講解時,教師時不時穿插一兩個相關的笑話,讓學生開懷一笑,然后集中注意力回歸到教學活動之中,將會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任務,它需要教師不斷發展自我、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充分把握好高中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開展學習。
2.創造相關教學情境,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教師應精心設計有效問題,關鍵在于學生運用現有知識并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問題的難度不能影響學生的探究興趣,否則,這種問題就是無效的,也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高中數學雖然較初中數學難,但其終究是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結合我們的實際生活,并創造相關教學情境,將數學真正應用于生活,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讓學生在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感受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3.動手實踐,探索交流
課堂上如果一直只是單純的理論知識學習與大量的習題練習與講解,學生將會難以對數學產生興趣,而通過動手操作,能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活動經驗,同時又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情感,激發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適當引導學生嘗試動手、探索、親自參與各種數學活動的驗證與推理。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地增加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對探索數學奧妙知識的興趣與積極性,并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及思維能力發展,幫助學生在愉快的在實驗中掌握各種枯燥的數學知識點。
4.創設豐富的活動貫穿課堂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聯系是十分緊密的,教師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數學趣味的問題,展開最基本的、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數學就在生活中,培養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數學的魅力。
三、結語
總之,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的興趣,或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將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展開探討、研究,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課程,實現高效性的數學課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 蕾.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J].文學教育(中),2010(06): 119—120.
[2]胡碧蓮.培養學習興趣享受數學學習[J].海峽科學,2009(08):84—85.
[3]李美新.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版), 2011(08):278—279.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陸川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