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蓮
摘 要: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帶動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融入數學史能夠取得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教育學家的共識,同時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對數學教學的要求。本文主要針對數學史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推動作用進行闡述。
關鍵詞:數學史;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教學效率
一、數學史概述
數學史并不是單一存在的,它與人們的文化、生活、政治、經濟、科技等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簡單來說,數學史就是數學的發展歷史,它包括有數學概念、數學思想、數學理論以及數學解答方法等的生產及發展過程,記載著古往今來眾多數學家及數學研究者們對數學的研究過程和卓越貢獻,傳承著數學的發展脈絡。與其他學科不同,數學有著很強的累積性特點,一個新數學理論的建立往往并不會推翻舊的理論,而是在舊理論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而來,而數學史正詳細地記錄著這一過程。可以說,數學史是數學家們優秀智慧的最直接體現。
二、數學史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推動作用
1.展現數學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入數學史相關內容的講述,能夠更加充分地展現出數學的魅力,讓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更加具有興趣。數學史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無論是一個寓意深刻的數學故事、一個引人思考的數學問題或者是一個簡單有趣的數學游戲,都可以是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而學生則能夠在聽故事、思考問題以及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更加感到好奇、對數學的學習和研究更加充滿熱情,繼而也就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2.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
小學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史,能夠更加拓展知識層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新版《數學課程標準》中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學應當在體現出數學的基礎性、普及型以及發展性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學生知識層面的拓展,讓學生了解到更加豐富的數學課外知識,這其中就包括數學史的相關知識。數學史中詳細講述了數學的發展過程及數學的學習思維和方法等,它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課本中枯燥的數學理論和概念的同時,也學習到更多的數學學習技巧;而擁有了這些學習技巧并加以運用之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也會更上一層樓。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加入數學史的教學,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離不開生活,同樣也服務于生活,學生真正學會數學的表現應當是能夠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問題。數學史中擁有很多良好的數學思維和方法,小學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史,能夠很好地掌握這些思維和方法,并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從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同時,數學史還能夠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當學生了解到眾多古代數學家們通過不懈研究而最終獲得成就的故事之后,就會在潛意識里也想要向他們學習,創新意識也就因此產生。而當一個學生擁有了良好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后,其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4.增強學生的數學歷史文化知識,
振奮學生的民族精神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在數學方面更是有著非常輝煌的成就。我國的數學研究興起于先秦,到宋元兩代達到成就高峰,其中歷經無數朝代,產生了無數著名的數學家,如秦九韶、劉徽、賈憲、祖沖之、趙爽等;到了近代,更是涌現出了許多具有國際影響的數學大師,如陳景潤、華羅庚、陳省身、蘇步青等等。當然,我國在數學著作方面也有著許多重要的成就,如《九章算術》
《孫子算經》《算法統宗》等,這些數學著作為后世的數學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據。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給學生數學史,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在數學方面的這些重要成就,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歷史知識文化,振奮學生的民族精神,讓學生們更加積極地學習數學、鉆研數學。更有可能培養出數學名家,為我國的數學發展貢獻出更大的力量。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將數學史與課堂教學結合到一起,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發展脈絡,促進學生高效地學習數學基礎知識,并增強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桂區沙田鎮民田小學)